〔記者黃美珠/竹北報導〕疫情不斷升溫,不少民眾出現恐慌。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姜學斌建議,可以透過「4不5要」來減低焦慮:包括不要轉傳或散佈恐慌性購物的資訊與照片;不要整天看新聞,應該要透過官方媒體獲得整理好的資訊;不要專注在確診者足跡,要專注在完整自我的防護;減少當面人與人的連結,以「安、靜、能、繫、望」的5字訣,照顧好自己的心靈健康。
姜學斌說,隨著確診者足跡的公布,診間民眾的擔憂更明顯。造成焦慮的原因有很多,過度接觸令人恐慌的資訊、過度聚焦在自己無法改變的事情、過度預期性地假設尚未發生的事情,都是焦慮的來源。
焦慮與一般煩惱的差別在於症狀的嚴重程度。倘若一整天都處在焦慮情緒中、或因焦慮的嚴重度與壓力源不成比例、覺得自己無法控制或者轉移焦慮的情緒,甚至因為焦慮的狀況出現胸悶、心悸、耳鳴、喉嚨卡卡、喘不過氣等類似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只要經過檢查沒有明顯器官損傷,就要思考很可能是焦慮症導致身體症狀。
姜學斌建議防疫期間,以前述「4不5要」概念重新適應新的生活,照顧自己的心靈健康,也是這段「抗疫」時期很重要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