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柏軒/台北報導〕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延續至9月,學者提醒關注秋冬防疫,並點出全球弱勢族群族等需加強公衛措施,以免成防疫破口;醫師則提醒,精神健康與身體健康同等重要,應適度關心與紓壓。
台灣大學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指出,全球武肺疫情來到2520萬人確診,死亡85萬人,但康復也有1670萬人,但疫情尚未完全掌控,如今快進入秋冬,WHO(世界衛生組織)已針對全球發布,解封後仍不能忽略防疫措施。
陳秀熙分析,目前全球疫情集中在印度、巴西、美國、哥倫比亞、祕魯等,美國有都市蔓延到鄉村的問題,印度恐因醫療不足而落入「佛系防疫」,其他如緬甸也開始新增病例,尤其上百萬名羅興亞人缺乏醫療及健康人權,對該民族更是雪上加霜,衍伸武肺影響弱勢族群等議題。
陳秀熙更點出,如美國非裔、拉丁裔等人口在感染率上都較白人高,美國醫學會最新期刊也分析孕婦感染率與社經水平等有相關性,失業率越高、感染率越高,另亞馬遜流域原住民族因基因異質性低、缺乏免疫力與醫療知識等,都恐成防疫破口。
陳秀熙還說,在都市的弱勢則恐因防疫封城導致失業或缺食物,政府被迫提早解封,但又再度爆發社區感染的惡性循環;建議應思考將弱勢納入社區參與,提供公衛措施與知識,可利用新興科技辦到。
乳癌防治基金會董事長、醫師張金堅表示,武肺也影響心理層面,強調「精神健康」與身體健康同等重要,如早期民眾買口罩焦慮,到後續有隔離者產生「微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美國精神協會等皆建議要給予這些人適當精神支持,包含弱勢、確診者、幼兒、老人、第一線醫護人員等,心理影響都比較嚴重。
另張金堅也認為,未來疫苗應是全世界的公共財,要考慮價格合理,並用在最需要的族群上,並重提衛福部公佈過的「安心防疫5部曲」:培養耐心與同理心、強化安全感、接納情緒起伏、改善不良習慣、回歸正常生活等,共同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