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頻道/綜合報導〕類風溼性關節炎常造成關節腫脹疼痛,晚期甚至會導致手指變形,但如何知道自己有無患病風險?現在美國洛克菲勒大學近日發現一種新細胞,會在類風溼性關節炎發作前大量增生,未來可望當作警告訊號,或是開發新款的治療藥物。
根據《今日醫藥新聞》(Medical News Today)報導,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患者體內的免疫系統因為錯誤地攻擊健康細胞,導致手腕、膝蓋等關節處發炎、疼痛,也會傷害周遭組織,並引起慢性發炎等。
為了釐清類風濕性關節炎爆發的原因和過程,研究團隊耗費4年時間,每週篩檢患者血液中的RNA類型的差異,同時記錄患者發作前和發作後不同階段的病情;同時,研究團隊另外請3名受測者進行不同的血液篩檢,拿來與上述患者中的篩檢結果進行比對。
結果研究人員發現,患有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在症狀發作前,血液中會出現一種名為「PRIME」的新細胞,如果患者症狀較輕微時,PRIME細胞的數量不多,但在症狀爆發前夕,PRIME細胞的數量會明顯上升,但爆發後又會消失。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PRIME細胞的RNA基因表現,相當類似於引起類風濕性關節炎組織中的滑膜纖維母細胞(synovial fibroblasts)的RNA基因表現,因此,研究指出,PRIME細胞有可能是膜纖維母細胞的前體(precursor)。
這項發現引起研究人員的興趣,研究團隊表示,如果以後真的能從患者體內驗出PRIME細胞,未來可提早做準備,降低症狀發作時的破壞力,此外,如果PRIME細胞也是造成類風濕性關節炎的關鍵,未來可望研發出新的治療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