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乳癌第四期多處轉移 42歲女積極治療重回職場

2020/07/02 14:39

張耀仁提醒,女性過了20歲後,應維持定期自我檢查的習慣,並建議年過45歲的婦女,每2年做一次乳房X光攝影篩檢。(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邱書昱/新北報導〕一名42歲的李小姐3年前發現乳房有小腫塊,直到去年皮膚潰爛才到台北慈濟醫院就診,經過乳房權威的副院長張耀仁檢查後,確診為乳癌第四期,原先想放棄治療的她,被鼓勵展開半年化療、2年標靶治療,最後手術切除,如今狀況穩定也回歸職場。張耀仁呼籲,儘管罹患第四期乳癌,只要治療得當,仍有機會獲得長期良好的控制。

張耀仁說,第四期乳癌指的是超越乳房及腋下淋巴結的遠端轉移,常見轉移處有骨骼、肺臟、肝臟,甚至是腦部,病患李小姐當時也有多處轉移,過去普遍認為手術治療或放射治療等局部治療,對於第四期患者的存活沒有助益,所以選擇姑息療法。

不過,他表示,現今醫療的進步,化學治療、標靶治療、賀爾蒙治療,甚至免疫藥物等,除了能大幅改善乳癌第四期患者的臨床症狀及生活品質外,也能提高長期存活率,其中也包含手術治療。

張耀仁在2020年與台大公衛研究所合作,從國健署癌症資料庫中蒐集共1947筆乳癌第四期病人資料,分為一組732位病人,過去曾接受乳房切除手術,另一組1215位病人,只做過簡單切片,無做過任何手術治療,最後兩組比較發現,經手術治療的患者5年存活率可達5成,明顯較另一組高。

以正子攝影顯示(黑點處),李小姐的骨骼、肺臟、肝臟、淋巴均有癌細胞多處轉移。(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以正子攝影顯示(黑點處),李小姐的骨骼、肺臟、肝臟、淋巴均有癌細胞多處轉移。(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張耀仁指出,原則上醫師會根據乳癌病理切片再加上影像檢查,判斷為四期,再依乳癌的基因型態判定次分型,而後擬定治療方向,從國健署的資料分析,除了腫瘤小於兩公分或糖尿病患者,手術切除對於病人長期存活在統計學上是有助益的。

張耀仁提醒,女性過了20歲後,應維持定期自我檢查的習慣,留意家族病史,並建議年過45歲的婦女,每2年做一次乳房X光攝影篩檢,若有家族病史,可提早至從40歲開始。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