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萬于甄/台南報導〕端午佳節即將來臨,多數人會想到端午的傳統習俗包粽子,是為悼念屈原外,其實,端午還有許多傳統習俗是與預防疾病有關,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黃千毓表示,端午時節氣候開始變熱,疫病多發,因此採艾草、掛香包、飲藥酒等習俗可達到防疫,堪稱古代版超前部署。
黃千毓說,過端午的習俗可追溯到先秦時期,古人觀察到農曆五月氣候開始變熱,蛇蟲繁殖,且疫病多發,因此衍生出許多驅毒避邪的方法,像是以蘭草沐浴、採艾草並懸掛於門戶、手臂上繫五彩絲線、飲雄黃藥酒等,而這些可說是古人預防疾病的方法。
她提到,菖蒲和艾草是端午常用的中藥,含有揮發性芳香油,能產生特殊的芳香氣味來驅除蚊蠅蟲蟻,淨化環境,經常被放在端午配戴的香囊裡面,若再加上沉香、艾草、藿香、白芷、薄荷等芳香的藥材或者硃砂、雄黃等,戴在身上可以防蟲袪病。
黃千毓表示,雖然地區不同,習俗活動也有些不同,但有些活動是廣為流傳,像以蘭草沐浴,蘭草,指的是菊科的佩蘭,能利水化濕、辟穢濁,用來清潔洗浴,對體內濕氣太重引起濕疹的異位性皮膚病也有治療的效果。
此外,端午節常吃的竹葉粽中,竹葉有清熱利濕,和胃寧神的功效,但過量食用糯米粽子恐造成消化不良,此時可搭配白蘿蔔湯,或以烏梅3g,山楂3g,生甘草10g,水一杯,煮成半杯溫服,幫助消化,但孕婦、有腸胃疾患的患者應避免食用山楂。
黃千毓強調,隨著社會的醫藥公衛知識進步,毒蟲蚊蟻蛇蠍對大眾威脅已大幅降低,但傳統習俗背後要傳達的其實是防疫的概念,民眾也需因應氣候的變遷,時刻注意環境變化與自身關係,才能達到預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