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醫病》肩膀痠痛誤認是五十肩 37歲主管罹「年輕型巴金森症」

2019/04/10 11:42

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及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合作,以巴金森病友故事改編,發行「勇敢每一天」的歌曲。(記者吳亮儀翻攝)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曾是高階主管的正雄(化名)三年前因肩膀痠痛、手發麻,本以為是五十肩,但多次治療仍沒改善,甚至出現步行遲緩、拿不穩東西的情況,最後確診是少見的「年輕型巴金森症」。

巴金森症是腦部退化性疾病,是因腦部黑質細胞退化死亡,引起多巴胺的量減少而導致的疾病,症狀包括手抖、肌肉僵硬、動作緩慢等。

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主任吳瑞美指出,一般來說,巴金森症大多是超過六十歲以後才容易發生,只有很少數是在四十歲以前發病,以台大醫院為例,大約僅15%巴金森症病患是四十歲以下。

吳瑞美說,早發性巴金森症很難診斷,因為大多會認為一些症狀如關節疼痛等問題是因工作太疲累導致,很難跟巴金森症聯想在一起,也因此容易被忽視。

吳瑞美說,台灣目前約有五萬多名巴金森症病患,醫學上已確認若吸入太多錳,極可能導致巴金森症,因此包括工廠工人、焊接員、常接觸重金屬、有機溶劑等民眾,應多注意工作時別吸入或接觸太多重金屬和化學物品。

至於有巴金森症家族史的民眾是否也是患病高風險族群?吳瑞美說,大部分超過六十歲以後才發病的病患,是因為腦部老化、退化導致的偶發事件,基本上較不會有遺傳的問題,除非四十歲以前就發病的,才屬於遺傳造成。

巴金森病的腦功能損傷不可逆,若沒有及早發現、治療,恐加速患者出現動作障礙、喪失行動能力的時間,更有可能讓患者失去口語表達能力。

吳瑞美說,只要及早發現、按時回診治療,便能維持正常生活,而工作只要沒有繁複的肢體動作,基本上不會有明顯的影響。

她也提到,巴金森症和失智症有些類似、都是腦部退化導致,建議民眾年輕時多參與各類活動、特別是多運動,促進大腦各處神經連結,加上地中海式飲食,應能減少患病風險。

吳瑞美說,現在已有多種巴金森病的治療方式,會依患者不同症狀,提供不同的治療選擇,幫助患者緩解症狀,並延緩疾病惡化,甚至對於多數合併憂鬱症的患者,也能獲得緩解。

台大醫院巴金森症暨動作障礙中心及台灣巴金森之友協會合作,以巴金森病友故事改編,發行「勇敢每一天」的歌曲,寫入真實病友經歷的症狀與心理變化。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