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涵平/台南報導〕42歲男子吃完早餐後突然頭痛及左側肢體乏力,確診右側腦出血,施行立體定位引流血塊手術,經後續復健己能行走,柳奇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黃曉禹表示,立體定位引流血塊手術提供免開顱另一選擇。
黃曉禹表示,立體定位腦部血塊引流手術是將一四方形架子,以4個支點固定在病人的頭顱上,透過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檢查,標出患者顱內出血部位,在病人顱骨鑿開一個1公分大的洞,然後將直徑3公釐鈍頭的引流管置入血塊正中心,可先抽取部份液化的血塊,然後將引流管放置其中,再將尚未液化的血塊通過導管打藥物(如尿激素酶)把血塊液化後引流出來。
他指出,腦中風可分成血管阻塞型及血管破裂出血型兩種,兩者表現的症狀都很類似,病人前來醫院時往往都已有非常急性的變化,如突然的肢體癱瘓無力、半身感覺異常、頭暈頭痛、嘴歪臉斜、吞嚥障礙等。一般而言出血型腦中風危險性比阻塞型更高,也會造成較嚴重的神經後遺症。
他說,柳營奇美醫院在二年前引進立體定位儀器,操作及計算簡便,定位更精準,是目前公認最優的儀器,現己完成數十例案例,成效良好。
他指出,一般而言,施行立體定位引流血塊手術只適用於高血壓性造成的腦出血,不太適合出血發生當日施行,通常會等一至兩天以後出血相對較穩定的階段。另外,血塊過大或過小都不太建議使用,血塊過大通常需要傳統開顱手術,太小通常症狀也較輕微也不需要手術,但是介於過大或過小之間的腦出血,這時就可以考慮使用侵入性較小的立體定位引流血塊手術。
相關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