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俊鋒/台南報導〕一般民眾認為健保每半年給付1次的「洗牙」,會有齒白的效果,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強調這是錯誤的認知;另外,針對洗牙會讓牙縫變大、會讓牙齒變敏感,甚至會傷害琺瑯質等想法,也提出了正確的說明。
奇美牙醫部牙髓病科主治醫師郭祉吟說,刷牙時,常有死角不易清潔,食物殘渣與唾液中的細菌混合堆積成牙垢,日積月累,在牙根表面形成的頑固、粗糙的牙結石,之後開始侵犯牙周組織,這無法用牙刷移除,但長期下來會加重牙周病嚴重程度,因此就要靠洗牙,使用超音波的能量震動,讓牙結石脫落。
郭祉吟表示,牙結石的堆積會造成牙齦發炎腫脹、萎縮、破壞,讓牙齒周圍齒槽骨下降、牙根暴露、牙齒外觀會變長,洗牙後讓牙齦的發炎腫脹消失,但已被破壞掉的牙肉與齒槽骨無法再生,露出來的牙齒缺乏的周邊組織,才會看起來牙縫變大。
在牙周破壞並未很嚴重的情況下,洗牙後的幾天可能會對溫度比較敏感,可以避開過冷、過熱、過酸或過甜等食物,並遵守標準潔牙的步驟,牙齦組織將逐漸恢復、緩解。
郭祉吟指出,牙齒表面的琺瑯質很堅硬,超過骨頭硬度好幾倍,洗牙使用超音波震動來讓附著在牙齒表面結石鬆脫,這樣的能量是無法傷害到牙齒結構,希望導正民眾一些錯誤的觀念。
郭祉吟也提到,其實民眾若遵循正確潔牙步驟,定期回診檢查,同時洗牙,在看診過程中就可以減少很多不適,也能讓口腔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