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手指黑點會長大...竟是黑色素癌末期

2017/01/18 12:00

馬偕醫院癌症中心主任張義芳指出,從賴姓老翁的正子攝影照,可看出經免疫療法後,體內腫瘤明顯減少。(記者吳欣恬攝)

〔記者吳欣恬/台北報導〕一名76歲的賴姓老翁,1年多前右手指出現一個小黑點,起初不以為意,但小黑點隨時間不斷擴大,甚至開始疼痛,第一指節更將近一半潰爛、壞死。就醫檢查後,才發現罹患了黑色素腫瘤第四期,癌細胞已透過淋巴結,轉移至淋巴結,腫瘤遍布手指頭、右膝窩、肝臟、肺臟及骨骼,因腫瘤腫脹只能臥床。

去年五月起開始,賴姓老翁至馬偕醫院癌症中心接受免疫療法,半年後不僅可自行行走,腫瘤也只剩小指。但目前免疫療法須自費,一個月約需20多萬元。

馬偕醫院癌症中心主任張義芳指出,免疫療法的機轉是透過活化T細胞辨識癌細胞,進而毒殺,達到控制癌細胞進展的效果。

張義芳說,因為免疫療法是提升患者的自體免疫力對抗癌細胞,病人可能因免疫力過度導致全身發炎的副作用,皮膚紅疹、腸胃炎、肺炎、肝炎、腎炎,甚至可能出現內分泌失調,導致甲狀腺功能失調,需定期追蹤內分泌的情況。

張義芳指出,目前免疫療法在國內僅被核准用於黑色素瘤及非小細胞癌,但國外也可用於腎臟癌、淋巴癌或頭頸部癌等。但自體免疫不良和接受過器官移植的患者不適用免疫療法。

張義芳說,接受免疫治療的患者須每2至3週接受一次治療,每月回診追蹤,約3個月至半年等待身體免疫力啟動,才能看出效果。免疫療法主要是提供癌症末期、接受過化療、化療等標準治療都未能見效的患者另外一種選擇。

張義芳指出,目前馬偕院癌症中心成立4年多來,治療過的數十位患者,都能維持生活品質,讓腫瘤不再擴大或移轉,效果佳的還能像賴姓老翁,縮小腫瘤範圍。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