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秋虛上火 讓人口乾舌燥

2006/09/21 06:00

記者蔡彰盛/竹市報導

季節交替、寒熱夾雜之際,容易使人睡不成眠、睡醒出現咽喉乾痛情形,中醫建議,此時可從滋陰做起,一除虛火。

時序入秋,秋季在節氣上屬燥,許多人會發現最近開始出現明顯的口乾舌燥、眼睛乾澀、鼻腔黏膜乾痛,甚至流鼻血。其實這就是中醫所謂的「陰液不足」、「津液不足」的症狀。

衛生署新竹醫院中醫科醫師黃雪雅表示,門診中,有一名老婦人抱怨嚴重口乾,連吞口水都有困難,一到半夜甚至無法入眠。經觀察她的嘴唇紅赤而乾,舌頭部位整個舌面光禿沒有水分,也就是中醫舌診中所謂的「鏡面舌」。

這種情形多出現在年紀較大,或是長期失眠,及部分消耗性疾病的患者。

黃雪雅表示,口乾的原因是多樣性的,在中醫的辨證分類上可分為腎陰虛、胃陰不足、脾胃溼熱三種類型。腎陰虛患者的舌苔就像「鏡面舌」,舌色紅、無舌苔,半夜口乾較明顯,多見於老年人、糖尿病後期或長期失眠者。

腎陰虛引起的口乾多在半夜較明顯,並且多會抱怨連咽喉部位都出現乾痛現象。治療上,多使用滋陰類藥物,像是生地、枸杞、黃精等滋腎陰的藥物。

胃陰不足者舌苔少而乾燥,沒有津液的舌象,多見於年紀較小的患者。爸媽會發現小孩唇色鮮紅而乾燥,喜飲冰冷,每天喝水相當多,卻還是不能止渴,甚至出現食慾不正常的現象,這類小朋友可能食量不少,但是卻不生肌長肉,看起來乾乾瘦瘦的。

這時可讓小孩多服用養胃陰之類的中藥,像是沙參、麥冬、玉竹、蓮藕等。由於這些中藥也很可口,因此可在夏、秋季節交替,煮湯時適量加入,供全家食用。

脾胃溼熱者多因夏天暑氣炎熱,喜歡喝冰涼飲品,加上食用油膩厚味,而出現溼熱型的脾胃症狀,像是舌苔厚膩、口乾舌燥、食慾不振、噁心、嘔吐,或是大便黏而排不乾淨的現象。這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群,許多青壯年、長期熬夜晚睡的人出現的口乾多屬這一類。

這類病患可用中藥清利脾胃溼熱的藥物來治療,像是甘露消毒丹等方劑。如果患者有合併慢性肝炎或是膽囊炎,更要積極治療。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