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超音波影像導引 治發炎針到位

2013/03/29 06:00

▲在膝蓋後方執行超音波影像導引,抽吸積液的近照圖。

圖.文/蔡文山

何先生(化名)罹患肩膀滑囊發炎,就醫時表示︰「我每天吃藥、做復健,但肩膀還是會痛,是否有其他方式治療?」醫師回答︰ 「因為超音波影像顯示肩膀滑囊發炎、積水,可以在滑囊發炎處用局部藥物注射,效果比較快。」

何先生聽到打針,心裡很悶:「打針?要怎麼打?打得準嗎?」其實局部藥物注射是復健科醫師用來處理局部發炎的一種治療方式。

人體容易因外傷或長期不當使用,導致肌腱、韌帶或滑囊等局部發炎,引起疼痛。除了吃消炎止痛藥與做復健來治療,在發炎處局部注射藥物是另一項選擇。不只有效,同時也相對減少了口服藥的全身性副作用,甚至可以減低口服藥物的使用量。然而,對深層的病灶進行局部注射時,其準確度會令人存疑,效果則是因人而異。

為了增加準確度與效果,影像導引注射技術應運而生,而「超音波影像導引」便是其中之一。

簡單來說,「超音波影像導引」是以超音波影像輔助局部藥物注射。最主要的好處是沒有輻射線,且可以即時動態掃描,因此應用範圍相當廣。例如滑囊發炎造成肩膀疼痛,可以在超音波影像的即時監控下,精準將藥物施打在發炎的滑囊內。不但能準確地治療發炎的部位,也避免將藥物施打在鄰近的正常組織。

「超音波影像導引」也能協助抽取因發炎產生的過多關節液。當關節發炎產生過多的液體堆積在關節周圍時(也就是所謂的「關節積水」),可在「超音波影像導引」下,找出積水最多的地方,即時監控(如圖1、圖2)抽吸過程,提升成功抽吸的機會。

超音波影像導引就好像衛星導航,將醫師的針導引到治療的部位,提升治療的準確度及效果。(作者為嘉義長庚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