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壓力失衡 皮膚先知道

2012/12/03 06:00

文/郭彥麟

斯氏沙蟹平時是鮮紅色,但受驚嚇時,它會轉變為與沙土相近的保護色。人的皮膚也會因情緒而變色,害躁時面紅耳赤,消沉時面若死灰,驚駭時,臉色鐵青。雖與斯氏沙蟹的機制不全相同,但同樣屬於壓力反應,也同樣牽涉到神經系統的調控。

事實上,壓力與皮膚的關聯,不僅僅是顏色而已。統計上,大約30%的皮膚病患者,同時有精神方面的疾病或心理上的障礙。

心理神經免疫學便是探討情緒壓力如何透過神經與內分泌,影響免疫系統。

◎薄薄一層皮膚又與這個網絡有何關係呢?

皮膚裡佈滿了神經的觸角,大腦傳訊給皮膚,皮膚又回報給大腦,形成一個瞬息萬變的迴路。此外,皮膚也是許多神經傳導物質與神經胜肽作用的地方。

另一方面,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免疫組織。除了毛髮與角質等築起城牆外,皮膚內也駐紮了免疫細胞大軍,成為人體重要的第一道防線。

當壓力失衡,皮膚,這個佈滿神經的免疫器官,自然會生病。2005年發表的一篇研究中指出,處在敵對夫妻關係中的人,皮膚水泡的復原,平均會比非敵對關係的人晚2天。

臨床上,壓力是許多皮膚疾病的誘發及惡化因子,包含接觸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青春痘、牛皮癬、搔癢症、疱疹、圓形禿等。

這些皮膚病除了帶來腫脹、刺癢等身體痛苦之外,也會因外觀損傷,造成自卑、退縮、焦慮及憂鬱等情緒障礙,甚至心思會變得過分敏感,形成一些強迫或慮病的症狀,例如,要求膚色如紙一樣白皙,或者無法容忍任何斑點沉澱,總是會災難化地聯想到皮膚癌。無形中,一個不斷膨脹的惡性循環就此形成。

如果只是單純處理皮膚局部的發炎、刺癢等問題,雖可改善症狀,卻無法打破惡性循環,不是留下殘餘症狀,就是很快又復發。藉由皮膚科與精神科醫師的合作,合併使用抗焦慮、憂鬱藥物,並配合運動、放鬆等各種抒壓技巧,才能達到理想而完整的治療。

(作者為高雄耕心療癒診所精神科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