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治療小兒夜尿 中醫兼具調理體質

2011/09/03 06:00

▲圖1:覆盆子。(照片提供/蔡明諺)

文/蔡明諺

▲圖3:溫灸。(照片提供/蔡明諺)

兒童5歲以後,仍有夜間尿床的情況可稱為「小兒夜尿」。真正原因不明,可能與泌尿系統感染、膀胱容量較小、功能過度亢奮、基因遺傳、神經系統發育遲緩、夜間抗利尿激素分泌減少、睡得太沉或是心理壓力等有關。

▲圖2:桑螵蛸。(照片提供/蔡明諺)

小兒排尿多為膀胱對尿液的反射,並不像成人一樣,可受大腦隨意控制。一直到3歲左右,大腦皮質控制排尿的系統才逐漸成熟,加上膀胱容積增大,才能自行控制排尿。

若未及時治癒 影響日後成長

15%的小孩在超過5歲後,無法控制排尿,每年盛行率會減少約15%,不過仍有2%到3%的青少年或成人會不堪其擾。所以,小兒夜尿症若無法加以治癒,會造成諸多不便,在成長過程中,留下情緒和社交上的烙印。

目前西醫治療會先採行為療法,例如膀胱訓練、獎賞或懲罰的動機治療等。雖然行為修正的治療率頗高,但是利用尿布上的電極片在尿濕時,發出聲響,或電刺感吵醒幼兒的方式,對台灣家長較難接受。

藥物方面可選擇抗利尿劑(DDAVP)、抗副交感神經劑和抗憂鬱症的藥。DDAVP效果是非常顯著,作用可持續7到10小時,缺點是停藥後易復發,或併發體內水分滯留。

中醫的幼科古籍對夜尿的描述如下:出而不禁,謂之「遺尿」;睡中自出,名之「尿床」。病位著重在「腎」與「膀胱」。「腎」藏精、主二陰,「膀胱」則為津液之府,若「腎」失去封藏的能力,導致「膀胱」氣化功能不行,就會導致夜尿。

艾條或隔罐溫灸 可改善症狀

此時可選用益智散或縮泉丸搭配覆盆子(如圖1)、桑螵蛸(讀音同桑飄蕭,如圖2)等藥治療,症狀嚴重時,可酌用桂附八味丸或右歸丸增加溫煦胞宮的效果。

少部分病機為濕熱下注,氣血不能宣通而引起的反覆泌尿道感染,可以用五淋散或八正散治療。

小兒夜尿也涉及「肝」氣的疏泄和條達,中醫的「肝」是掌管高級神經系統的傳達,所以針對平常神經質重、情緒起伏過大或是膀胱括約肌過度反應的小孩,可採用柴胡疏肝湯和逍遙散等疏肝解鬱法。

另外,利用艾條或隔罐溫灸(如圖3)也可改善夜尿的症狀。主要操作穴位為氣海、關元,每日早晚艾薰5至10分鐘。症狀嚴重者,可加上膀胱俞、腎俞和命門來補腎固精。若幼兒有呼吸道疾患或局部皮膚有破損發炎者,建議選擇推拿按摩方式,亦能取得同樣效果。

利用中醫療法依據辨症論治輔助治療,可加強成效,並可調理幼兒成長發育的體質。

(作者為高雄長庚醫院中醫部醫師)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