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睡眠活動記錄儀 診斷睡眠障礙新指標

2007/10/03 06:00

大小如手錶的睡眠活動記錄儀,透過對病患居家的活動量記錄,即可協助醫師對病患的失眠問題做正確的診斷。 (圖︰長庚醫院睡眠中心提供)

記者魏怡嘉/台北報導

睡眠障礙是現代人常見的問題,醫師臨床問診發現,有時病患主訴跟實際情況有落差,又無法在睡眠中心睡一個晚上接受腦波等相關睡眠檢查,因此長庚醫院睡眠中心引進如手錶大小的「睡眠活動記錄儀」,病患只要戴在手上,透過設定,即可偵測記錄病患的活動量,進而做為醫師診察判斷病患是屬於何種睡眠障礙的重要輔助參考。

根據長庚睡眠中心調查發現,台灣約有250萬人有長期失眠的困擾,但過去失眠問題都靠醫師問診及經驗,如果病患無法在睡眠中心睡一個晚上,接受腦波等相關睡眠檢查,有時病患的主訴往往成為醫師唯一的參考,不僅影響醫師的問診判斷,也影響了治療效果。

長庚睡眠中心心理師吳家碩表示,「睡眠活動記錄儀」是近年來針對睡眠障礙發展的居家檢查儀器,其會偵測記錄病患的活動量,醫師再經由這些記錄所得的圖表及數據去判讀病患是否是真的睡著,以做為臨床問診的重要參考。

57歲的許太太,求診時表示,近20年來每晚僅睡不到2小時,每天上床前就開始擔心今晚會失眠,造成她生活上很大的困擾。

另一位王先生,畢業後找到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但也開始了失眠的日子,每個晚上12點上床,卻也是在床上輾轉反側,至凌晨二、三點才入睡,雖然早上六點半鬧鐘響,但常常起不來而遲到。

長庚睡眠中心主任陳濘宏表示,這兩位病患的情形,在睡眠障礙門診很常見,其實許太太真正的病名是「睡眠認知異常」,她睡眠的時間是足夠的,只是自己對睡眠的認知發生了障礙,經過「睡眠活動記錄儀」檢查結果發現,病患每天睡眠時間可達7小時以上,和病患主觀描述只睡1、2小時有很大差異,之後患者進行睡眠技巧教育及認知行為治療等。慢慢地,困擾許太太的睡眠問題逐漸獲得改善。

王先生則是「睡眠時相異常」,透過「睡眠活動記錄儀」檢查後發現,王先生的睡眠問題來自生理時鐘延遲,其後透過調整生理時鐘的行為安排及光照治療,他的睡眠困擾及生活品質也都獲得改善。

☆健康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醫藥新聞訊息,請上自由健康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