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搜尋

三叉神經痛折磨年餘 顯微手術除大患

2025/07/15 05:30

▲巫智穎醫師指出,顯微血管減壓手術治療三叉神經痛,可保留神經完整性,無神經破壞副作用。(記者廖雪茹攝)

▲巫智穎醫師指出,顯微血管減壓手術治療三叉神經痛,可保留神經完整性,無神經破壞副作用。(記者廖雪茹攝)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

1名6旬男子的右側臉部,經常像電擊般的突發性疼痛,吃飯、說話,甚至風吹都痛,一度求診牙科,並且接受藥物治療,但效果不佳,折磨了超過1年,最後到神經外科求診,醫師揪出病因診斷為三叉神經痛。患者接受2個多小時的顯微血管減壓手術,術後3天出院,劇痛終於獲得緩解。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巫智穎表示,三叉神經痛是最劇烈的臉部疼痛之一,是1種源自第5對腦神經(三叉神經)的神經病變。最常見的原因是腦內小血管壓迫神經根部所導致的異常放電,產生劇烈、間歇性的疼痛。其他少部分原因為腫瘤、帶狀疱疹病毒感染、多發性硬化症、動脈瘤所引起。

臉痛有如電擊 一度求助牙科

巫智穎指出,三叉神經從腦幹發出後有3個分支,主要支配前額、上顎和下顎。具體來說,疼痛可能出現在眼眶周圍、臉頰、嘴唇、上下牙齦等部位。病人如果感受到單邊皮膚刺麻痛或是像刀割疼痛,甚至牙齦痛,經過牙科治療還是覺得痛,就高度懷疑是三叉神經痛造成的。三叉神經痛是因為腦幹周圍的血管很多,隨著年紀的增長,血管開始老化、擴張或彎曲,進而壓迫到三叉神經,導致三叉神經敏感進而產生疼痛。病患常形容像被電擊或刀割,反覆出現短暫劇烈疼痛,1天可能發作數10次,苦不堪言。

顯微血管減壓 保留神經完整

巫智穎表示,三叉神經痛初期常以藥物治療為主,但大多是一些止痛藥或抗癲癇的藥,副作用包含頭暈、嗜睡或是皮膚過敏等。當藥物無效或無法忍受藥物作用時,介入性或手術性治療是有效的選擇。常見方式包括射頻燒灼(熱頻治療)、加碼刀(立體定位放射手術)與顯微血管減壓手術。其中射頻燒灼、加碼刀的好處是相對安全、不用住院、恢復期短,成功率約60-80%;但疼痛復發率較高,可能出現臉部麻木等副作用。而顯微血管減壓手術保留神經完整性,長期緩解率超過90%,是年輕或健康患者的首選治療方式。

醫師建議,三叉神經痛預防方式主要是保持頭部及臉部溫暖、控制三高、保持心情愉快及正常作息、避免菸酒等刺激性食物。

▲6旬男子的右側臉部,經常像電擊般的突發性疼痛,經診斷為三叉神經痛。(中醫大新竹附醫提供)

▲6旬男子的右側臉部,經常像電擊般的突發性疼痛,經診斷為三叉神經痛。(中醫大新竹附醫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