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搜尋

水腦症影響認知功能 好發60歲以上長者

2024/12/17 05:30

▲電腦斷層檢查,顯示患者的腦室擴大及大腦脊髓液蓄積情形,醫師診斷為常壓性水腦症。(中醫大新竹附醫提供)

▲電腦斷層檢查,顯示患者的腦室擴大及大腦脊髓液蓄積情形,醫師診斷為常壓性水腦症。(中醫大新竹附醫提供)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

73歲王姓老翁因為全身無力、走路不穩,甚至會胡言亂語就醫。神經內科醫師問診後,發現他還有輕微癡呆合併尿失禁等症狀。經電腦斷層檢查,患者有腦室擴大及大腦脊髓液蓄積情形,診斷為常壓性水腦症,安排住院,並執行腦脊髓液引流手術。術後回診,患者的整體認知功能、走路,以及尿失禁困擾大幅改善,再建議患者至神經外科接受腦室腹腔腦脊髓液分流手術。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錢駿表示,常壓性水腦症好發於60歲以上中老年人,患者因腦脊髓液積聚於腦室之中,無法被吸收,導致腦室擴張,壓迫周遭腦部組織造成多樣神經學症狀。此病也好發在腦部曾經外傷,或是腦部感染,或是曾經發生腦出血族群。

腦脊髓液引流大大改善

錢駿指出,腦脊髓液引流手術,透過腦脊髓腔,將腦髓液引流出來約20-30c.c.,患者因為腦脊髓液太多,聚積在腦部,造成腦組織傷害,透過手術將腦脊髓液體放出來,降低對腦組織的壓迫,症狀就會明顯改善。但他提醒,引流手術大概只能維持3到4個月,建議患者至神經外科接受腦室腹腔腦脊髓液分流手術,才能根除。

阿茲海默症明年有新藥

神經內科主任陳睿正強調,失智症的成因多樣,其中一種可能是正常壓力性水腦症。此外,阿茲海默症和血管型失智症也是常見的原因。針對阿茲海默症,目前已有最新的治療藥物,預計明年將在台灣上市,為患者帶來更多希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