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
面對手術治療,除疾病本身問題外,術後恢復也是患者一大不安來源。81歲王伯伯的母親因為腸道手術後的併發症辭世,他去年確診腸癌,本來非常擔心術後恢復與併發症風險,但經過「術後加速康復(ERAS)」照護流程幫助,很快就恢復進食與活動,僅住院6天就順利康復出院。
台灣每年約有1.6萬名新發腸癌個案,病友王伯伯指出,他平時工作忙、不太注意身體情況,直到去年連續1週都出現血便,醫師檢查後判斷,已是大腸癌第二期或第三期,需要儘速開刀處理。
然而,王伯伯說,他的母親70多歲時也曾因大腸問題開刀,術後卻發現腸道沒接好、有漏洞,需要二次手術,不久後因病辭世,他因此對腸道手術感到非常不安,後經ERAS照護計畫的協助,由醫師向他充分說明,才讓他安心治療,僅6天就出院返家。
北醫大附醫副院長、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魏柏立解釋,高齡患者術後往往存在較高的併發症風險,ERAS照護計畫通過術前體能訓練、營養支持,確保患者以最佳狀態進行手術,術中則透過麻醉作法改良,優化麻醉深度及時間,並減少鴉片類藥物劑量,加上減少使用鼻胃管等管線、及早拔除引流管、尿管等,讓患者回到病房後,就能迅速銜接正常呼吸與飲食,也鼓勵患者及早下床活動。
康復時間縮短30% 併發症降低25%
魏柏立指出,目前衛福部已通過相關規範與臨床指引,推動全台醫療機構實施ERAS計畫,結合營養、復健、麻醉等跨科別團隊,整合術前、術中,及術後的管理措施,且ERAS計畫屬於「服務流程」調整,原則上都有健保支持、不會產生額外的費用,但患者可依據自己的需求選擇使用其他自費項目。
針對ERAS計畫的效果,魏柏立指出,北醫大附醫團隊比較ERAS計畫引進前、後的個案住院與術後恢復情況,發現高齡大腸癌患者採行ERAS計畫後,術後康復時間平均縮短30%,且併發症降低25%,住院時間明顯縮短,相關研究成果已刊登於「美國老年醫學會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