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俊憲
1位60歲的男性一跛一跛地走進門診,自訴年輕時,腳踝骨折開過刀,雖復原得還不錯,但是隨著年紀越來越大,腳痛越來越明顯,走路很辛苦。檢查後發現是腳踝創傷後關節炎所引起,X光看到踝關節已經沒有縫隙,2個骨頭貼在一起,走起路來骨頭磨骨頭,當然很痛!
針對踝關節炎的治療主要有2個方向,第1個是做踝關節融合,第2個是換人工踝關節。這2種手術各有優缺點,但是以台灣來說,做踝關節融合的人數遠遠多過人工踝關節,這是因為以往人工踝關節沒有健保給付,需要全自費,費用動輒30-40萬元,能夠負擔的人不多。在經濟條件考量下,很多人直接選擇費用相對低很多的踝關節融合術,所以要選擇關節融合或是人工關節的討論相對少很多。
7月起病程第IIIb、IV期可給付
但是健保在今年7月1日開始,針對嚴重的關節炎(指Takakura-Tanaka分類第IIIb及IV期),將人工踝關節納入健保,嘉惠許多原本適合人工踝關節但是經濟上沒辦法負擔的病人。
人工踝關節手術可保留相當的活動度,病人體感會比較自然,而且可以做出「蹲下」這個需要腳踝活動度的動作。不過相對地,多了活動度就產生了磨損的問題,在正常使用下,人工踝關節壽命約10到15年。
如果接受融合術,雖然會喪失踝關節的活動度,但是只要病人神經肌肉功能正常,周圍的關節多多少少可以代償損失的活動度,因此在骨頭癒合之後可以幾乎正常的走路。不過,它的缺點是當要上下樓梯、爬山、慢跑的時候會有一些困難。
從經驗以及科學文獻上來看,年紀越大生活模式偏靜態的人適合做人工踝關節;年紀輕或是勞動工作者,考量植入物磨損的問題,建議做融合術。
(作者為彰濱秀傳紀念醫院骨科部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