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智慧
60歲的周先生抽菸40年,有高血壓病史,每天喜歡喝杯小酒。不久前因胃口不好,體重遽降15公斤,且吞東西困難,只能喝流質,被家人帶來腸胃科看診,胃鏡檢查發現,原來他罹患了食道癌,而造成食道狹窄!
腫瘤容易擴散 難用手術治療
進一步的電腦斷層、正子攝影發現,周先生已有肝硬化與脾臟腫大,研判癌細胞已侵犯固有肌層,無法以內視鏡清除乾淨;由於病人拒絕食道切除手術,醫療團隊討論後建議「同步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於是會診血液腫瘤科。
因為周先生的食道狹窄、進食狀況差,所以先由腸胃科醫師以胃鏡在腹壁拉出胃造瘻管,方便補充營養;再安排「人工血管置入手術」,才能安全給予化學治療藥物;同時會診放射腫瘤科,擬定治療計畫,並進行放射治療的定位。多方合作努力下,完成了同步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周先生的症狀大幅緩解,體力也有所恢復,可以回去工作,後續只需每3週接受一次化學治療即可。
食道是一條中空肌肉管,長度約25到35公分,位於氣管與心臟後方,負責將食物由口腔輸送到胃部。食道壁共有4層組織,分別為黏膜層、黏膜下層、固有肌層和外膜。由於沒有明顯的漿膜覆蓋,一旦食道細胞變異、不受控生長,腫瘤便很容易擴散,且更難用手術治療。
食道癌是沉默的殺手,早期症狀不明顯,若有症狀可能僅是吞嚥困難,尤其是吞硬的、乾的食物特別明顯,或是體重減輕、胸部有疼痛或灼熱感、聲音沙啞等。
若侵犯固有肌層 須切除食道
當然,吞嚥困難還有其他原因,如大腦或神經系統疾病、肌肉疾病、食道疾病(阻塞或食道蠕動異常)。但若吞嚥困難合併流口水、吞不下任何東西、因此體重減輕、吞東西會痛、體能虛弱或反覆吸入性肺炎,則應儘速就醫。
食道癌的治療包括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化學治療及免疫治療。局部性食道癌可考慮手術切除,例如表淺的食道癌,尚未侵犯黏膜下層,便可經由內視鏡黏膜下切除術治療;若已侵犯到固有肌層,則必須做食道切除。
然而,根據台灣108年癌症登記報告,初診斷的食道癌,5.38%為零期,11.78%為第1期,12.88%為第2期,26.88%為第3期,其餘4成為第4期。而能單純以手術治療的病人僅15%,多數人都需要配合化學治療與放射治療,但國內患者整體的平均存活期僅約一年。
(作者為永和耕莘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