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麗娟/高雄報導〕男性攝護腺癌因早期無症狀,只能透過抽血檢測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指數和肛門指診,再進一步做超音波直腸攝護腺切片,不過仍有超音波無法識別,甚至病灶位置難以切片採檢,而有高達40%的遺漏,透過新的定位儀器「核磁共振與超音波影像融合攝護腺切片(MRI-TRUS fusion biopsy)」,可提高切片定位精準率,避免錯失及時治療的良機。
67歲許先生去年出現頻尿、夜尿、急尿和尿不乾淨等攝護腺肥大症狀,抽血檢測PSA指數高達16.462ng/ml,經直腸超音波攝護腺切片為良性,但PSA指數仍偏高,進一步檢查前列腺健康指數(PHI)為70.55,直腸超音波也有發現低回音病灶,在醫師建議下,接受多參數磁振造影融合超音波影像定位檢查,發現腫瘤隱藏在攝護腺前葉較難取樣之處,在精準切到腫瘤組織診斷出攝護腺癌,得以及早進行治療。
高醫泌尿部主任阮雍順表示,攝護腺癌是男性癌症第5名、致死率佔第6位,傳統以超音波經直腸攝護腺切片的癌症檢出率在33-57%,主要是因為有25-39%的攝護腺癌無法以超音波來識別,另外有約20%的攝護腺癌因長在攝護腺的前葉不易採撿到,因此,臨床上可能遺漏40%未能及早發現。
腫瘤藏身前葉位置 無所遁形
高醫泌尿部主治醫師李香瑩表示,多參數核磁共振掃描在攝護腺癌的診斷相當重要,新的定位儀器主要讓PSA指數高的患者先做核磁共振掃描,在進行超音波切片檢查時,將核磁共振與超音波影像融合,以便更精準的做MRI靶向切片,可減少無意義的過度切片。
高醫大泌尿科教授黃書彬指出,新的定位儀器讓切片更精準,若是經會陰做標靶切片,也可大幅降低感染機率,同時提醒,有攝護腺癌家族史者,45歲以上應定期篩檢PSA,並減少食用紅肉、肥肉、燒烤等易致癌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