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佳明
俗話說:「炎炎夏日正好眠。」但台灣夏天有著溫度高與濕氣重的特色,形塑了莫名的「悶熱感」,讓身體汗液難以蒸散,造就體感溫度上升,極易對人體造成所謂的「熱壓力」,而體內過多的熱量,如無法迅速地被排除,就容易導致「熱傷害」發生。
常見熱傷害的症狀有體溫飆高、肢體抽筋、頭痛頭暈、噁心想吐、全身無力與胸悶、心悸等,若忽略這些警訊,嚴重者甚至可能出現意識不清,那就是「中暑」了。
就中醫觀點來看,熱傷害最容易引發人體的暑濕夾雜,導致濕熱鬱滯、熱閉於內,或身熱倦怠而無汗,或在大汗淋漓後的津液虧損,進而造成身熱煩渴、小便不利與血壓陡降等情形,在熱傷害初期。
中藥解鬱暢氣血 按穴刮痧散熱邪
中醫通常運用羌活(圖1)、荊芥、梔子、防風(圖2)、白芷、川芎、知母、葛根與天花粉等清利濕熱、安中除煩、生津止渴與行氣活血的藥材,使濁液出於下竅而解鬱熱,讓陽氣出於上竅則暢氣血,並進一步配合經絡筋膜的調理手法,例如按壓合谷、肩井、大椎、風池與曲池等穴位,有效疏散熱邪與消弭氣逆上衝,改善胸口喘悶現象,或於肩頸部、脊柱兩旁與肩胛骨附近,進行滑罐或刮痧,以緩解緊繃痠痛的肌肉。
以上中醫的內服中藥與外治手法均有助於將體內過多熱量代謝掉,進而使調溫中樞恢復功能,防止進一步演變成中暑。
面對夏季的高溫炙烤,預防仍重於治療,提醒一些在較容易遭受熱傷害或中暑的高危險族群,例如慢性病患、BMI超標者、老年人、兒童與長時間在炎熱環境下勞工等族群,或常需進出冷氣房的上班族,都應提高警覺,隨時補充水分,盡可能避開高溫與通風不良處,以平安度過盛夏的每一天。
(作者為誠信中醫診所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