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
明天就是世界高血壓日,世界高血壓聯盟已連續3年倡議「準確量血壓,控制血壓,延長壽命」,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昨分析2021年國人死因統計資料指出,國人因高血壓導致心血管疾病死亡,包括: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及高血壓性疾病等,分別名列十大死因的第2、第4及第6位,且高血壓性疾病的死亡率及排行呈上升趨勢,呼籲國人把握居家血壓量測的「722」原則,才能避免高血壓帶來危害。
國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組科長胡怡君表示,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腎臟病等重大慢性病的共同危險因子,通常沒有明顯症狀,患者不易察覺身體不適,直到造成大規模傷害,因此被稱為「沉默殺手」。
高血壓在台灣每年導致約4.2萬人死亡,國健署指出,高血壓性疾病的死亡率及排行正在呈現上升趨勢,然而我國18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為26.8%,但有將近3成民眾不自知,根據2018年健康危害行為監測調查結果也發現,18歲以上國人一年內有多達23.6%沒量過血壓,置自己於風險之中而毫無警覺。
定期量測血壓 飲食低油低糖低鹽
台灣高血壓學會及中華民國心臟學會最新「2022台灣高血壓指引」,建議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在家量一次血壓,並搭配「722」原則,也就是「7」連續7天量測、「2」早上起床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2」每次量兩遍,取其平均值。如血壓值超過130/80mmHg,醫師建議積極進行飲食、運動和作息調整,再進一步諮詢是否需要接受藥物等治療。
胡怡君表示,預防高血壓最重要的就是定期量測血壓、做好血壓管理,並採低油、低糖、低鹽及高纖的飲食,拒絕菸、酒、檳榔,及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調整健康的生活型態,維持血壓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