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經皮內視鏡胃造口 營養好吸收

2023/04/15 05:30

奇美醫學中心經皮內視鏡胃造口團隊整合胃腸、老人醫學等多科醫師及護理端,推廣以胃造口取代傳統鼻胃管。(記者劉婉君攝)

記者劉婉君/台南報導

71歲的美容師李阿嬤,3年前中風後,吞嚥功能受損,長期放置鼻胃管灌食。但每月1次更換鼻胃管的過程像燒灼一般很不舒服,長長的管子外露影響外貌,也讓愛美的阿嬤情緒低落,不愛出門,幾乎失去社交活動,直到最近接受經皮內視鏡胃造口後,臉上不用再掛著鼻胃管,約半年換次管路即可,讓阿嬤恢復自信心,營養吸收更佳,肺炎風險也降低。

取代鼻胃管 肺炎風險也降低

奇美醫學中心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王宿鴻說,神經性疾病(如中風、失智症)及頭頸部、食道腫瘤等嚴重吞嚥障礙患者,因無法透過口腔進食,傳統上以鼻胃管灌食,由鼻腔插入長管子通過食道再進到胃部,過程不舒適,阻礙鼻腔和喉嚨的正常呼吸,且每個月須更換1次,最重要的是會影響病人的外貌與自尊心。

而經皮內視鏡胃造口則是透過胃鏡導引及局部麻醉,將胃造口管由胃拉出至腹壁外,手術過程約20分鐘左右,腹壁傷口約1.2-1.5公分,傷口照護不複雜,管理更換方便,最大的好處就是管路可以用衣物蓋住,不影響患者外貌。

傳統鼻胃管(圖左)從鼻腔插入長條管子,影響患者外貌及自尊心;胃造口(圖右)則可以衣物覆蓋遮擋。(記者劉婉君攝)

根據研究顯示,胃造口病人吸入性肺炎發生率較低,可減少胃和食道發炎潰瘍風險,營養進步也更快,在歐美國家中,有9成需長期灌食的患者選用,國內引進此技術並納入健康給付已超過20年,但仍僅有1成患者選用,王宿鴻指出,主要是病人不想接受手術,抗拒肚皮上有傷口等。

王宿鴻說,傳統鼻胃管雖然不需開刀,但不適感較強,每一次換管路都要忍受不適,胃出血食道炎風險較高,容易嗆咳或自拔管路,也會影響吞嚥復健的過程。

他建議,若灌食需求超過1個月以上,胃造口是1個很好且方便的選擇。不過,如果嘴巴無法張開讓內視鏡通過、體重太胖、腹水太多、胃腸構造異常或開過刀、凝血功能異常等患者,不適合接受經皮內視鏡胃造口。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