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長聖
1個國中男孩被母親帶來門診,媽媽擔心他「晚上一直滑手機」、「成績退步」。尤其媽媽看到媒體報導,擔心孩子會不會有「手機失智症」?
醫學界尚未確認智慧型手機是否為「失智症」的成因。不過近20年來,部分研究顯示,智慧型手機的依賴使用會影響以下幾種大腦功能。
◎手機可能影響的腦部功能:
●空間概念:還沒有導航的年代,找路得倚靠問路或是看地標、地圖。有研究顯示,當人有GPS導航之後,認路的能力變差,也記不住路上途經的細節。
●社交獎勵:社群媒體出現,讓我們漸漸習慣看「按讚數」、「分享數」、「留言數」來得到獎賞感,取代了實體人類即時互動。在某些社交退縮的青少年,甚至完全仰賴社群媒體取得外界資訊。
●延遲獎賞能力:做一件事情是否要立即獲得滿足?或是願意等待目前暫時沒有成果、還願意持續去做?大部分現實生活的任務,是需要一定的「耐心」才會有報償的。但是短影音和手遊的盛行,人與手機之間,往往一按按鈕,就立即有獎勵回饋,無法訓練長時專心。當前許多正在進展的研究,就是關於手機是否會損害我們的「延遲獎賞能力」和「專注力」。
●睡眠:睡前使用手機或3C,影響夜眠,已經是目前醫學界共識了。藍光或興奮內容會影響到我們的睡眠結構,而長期睡眠不足,會引發焦慮、憂鬱、專注力不足等身心症狀。
兒少腦部尚在發育 影響深遠
目前醫界多認為,手機對健康成人影響較小,減少手機使用後可復原腦力;但對於腦部尚在發育的兒少,則可能影響深遠。雖然成績退步不一定是手機引起,家長和孩子仍可以事先訂約,一起養成使用手機好習慣。
◎使用手機規則:
●適當休息時間:使用30分鐘要讓眼睛休息。避免過度使用電子產品讓腦部、眼睛疲勞。
●設定不用手機的規章:做作業、開車、上廁所、走路、睡前不要使用手機等。
●減少搜尋網路的機會:在有問題時,可先查書本或向師長、他人詢問,使用手機以外的工具來辦到自己想做的任務,就有機會多訓練不同領域的腦力。
(作者為台安醫院心身醫學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