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蕭相如
4歲大的陳小妹因為發燒咳嗽1星期,被家人帶來急診。她有急性病容,呼吸喘、精神活力不佳,於是為她進行血液生化檢驗、胸部X光檢查,初步診斷為肺炎。因此開立經驗性抗生素治療與安排住院。
住院時,定點照護超音波檢查顯示有肋膜積液,因此放置胸腔引流管(圖1)。之後實驗室通知她的血液與肋膜積液培養出肺炎鏈球菌。藥物敏感試驗顯示使用的抗生素是有效的,但是病情好轉的程度有限。
之後安排電腦斷層檢查,顯示她的右上肺葉有壞死性肺炎(圖2)。小兒外科醫師使用「胸腔內視鏡影像輔助手術」清除肋膜腔內的化膿物質,術後經過十幾天的治療痊癒,順利出院。出院診斷為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
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定義為正常無菌檢體分離,並鑑定出肺炎鏈球菌。肺炎鏈球菌為革蘭氏陽性雙球菌,兼性厭氧,有些肺炎鏈球菌具有莢膜,毒性來自於莢膜上的多醣體。傳染途徑可經由人與人之間直接接觸到帶菌的口鼻分泌物,或經由吸入含有此病原菌的飛沫。
勤洗手戴口罩 施打預防針防範
預防方法為,洗手、戴口罩與預防針注射。我國2015年開始5歲以下幼童公費接種13價結合型肺炎鏈球菌疫苗,已經從2008-2013年2-4歲幼兒之平均年發生率20.4人,到2021年為每10萬人口1.35人。
防範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症最重要的是,維持呼吸道衛生與出現症狀後適時就醫。(作者為基隆長庚醫院兒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