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恩惠/桃園報導
「肌少症」是老年人衰弱的危險因子,也是老年失能、甚至死亡的兇手。物理治療師提醒銀髮族,對抗肌少症除了靠飲食補充比一般健康成年人多0.2倍的蛋白質之外,最好能多多練習「阻力運動」,避免肌肉流失太快,才不會輕易被「老」擊敗。
肌肉流失 恐失能增加危險
台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許嘉元說,「肌少症」的定義為年齡65歲以上,同時符合「肌肉量不足」及「肌肉力氣不足」兩個條件;可利用皮尺等工具測量,小腿肚的腿圍,若男性小於33公分、女性小於32公分,就表示肌肉量不足,或用大拇指和食指圍住小腿肚,若很輕易就圍住,肌肉量也是不足,符合以上狀況,就是有肌少症問題。
他說,到醫院能以更精準的儀器來確定是否為肌少症,例如使用「上肢握力器」能把肌肉力氣數據化,若男性不足26公斤、女生不足18公斤,就表示力氣不足;或以「雙能量X光吸收儀測量」也能精準的知道肌肉量夠不夠。
補充足夠蛋白質 營養均衡
要對抗肌肉流失造成的肌少症,銀髮族平時除了補充足夠蛋白質、營養均衡外,還可以進行下肢肌力訓練的阻力運動,來避免肌肉流失太快。
許嘉元說,練習的動作很簡單,就是「由坐到站,再從站到坐」,簡單的動作就能讓下肢大部分的肌肉逐漸結實,就能將肌少症踢開。
許嘉元指出,先找一張跟膝蓋等高的椅子,坐下後不能靠往椅背,雙手抱在胸前、雙腳打開的寬度略大於肩寬,然後將重心往前、快快站起(圖1)。
起立時,背部仍保持直線,不能彎腰駝背,重心落在腳掌中心至腳跟間區域,過程中屁股要夾緊(圖2)。
站立後,保持身體平衡,屁股持續夾緊(圖3),然後往後慢慢坐下,再回到圖坐姿;訣竅就是站起身的時候速度要快,坐下時速度則越慢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