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配合醫療降載 「老年黃斑部病變」治療週期延展 醫:仍有效果

2021/06/03 05:30

▲患者因黃斑部病變產生視力模糊;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林純如)

文/林純如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患者因需定期注射新生血管生成因子抑制劑,避免症狀惡化,不過受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日益嚴峻影響,各醫院陸續啟動醫療降載,民眾也自發性延後回診時間。

據國外眼科學會年會發表結果,延遲治療對視力影響不算嚴重,患者無須恐慌,但提醒3個月內仍應回診檢查治療為宜。

▲老年黃斑部病變治療前。(照片提供/林純如)

「年齡相關性黃斑部病變」,又稱為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因不正常新生血管增生所造成,目前採取玻璃體內注射新生血管生成因子抑制劑療法,已被證明可有效改善此類患者視力。

以常規來說,患者剛開始每隔4週需連續治療3次,之後會將注射間隔以大約8週延長。但目前受到疫情影響,間隔時間可能會繼續延長。

以往延長回診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注射可能造成的不舒服,加上需要經常回診,都會帶給患者和醫療系統極大負擔。所幸國內已有許多眼科醫師採用「治療—延展」的方法,在監控病況的同時,逐漸延展兩次注射之間的間隔,不僅維持患者的視力不會惡化,且降低患者的負擔。

▲老年黃斑部病變治療後。(照片提供/林純如)

英最新研究 視力僅下降4.9個字母

但是要延展多久時間,因每個人病情而異,是一門不精確的科學;幸運的是,COVID-19在歐美各國大流行期間,提供一次意外測試的機會,根據「2021視覺與眼科研究學會線上年會」發表的研究,英國醫師發現延遲治療的平均間隔週數為12.7週(一般約8週),其中有約3成患者在回診前已延遲治療,約6成患者按計畫繼續治療。

至於延遲治療但最終仍有回診的患者中,視力下降4.9個字母,約視力表一行(從可辨認60.1個到55.2個字母);對照沒有拖延那麼久的患者,視力平均則是只下降1.5個字母(從可辨認61.4個下降到59.9個字母),此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顯示延遲治療但沒有拖延太久的患者雖然視力下降,但幅度並沒有想像中嚴重。

因此隨著疫情增溫,會有更多患者自行決定推遲治療,部分是因他們害怕到醫院增加感染風險,有些是因為不想給醫護人員加重臨床工作的負擔。

此外,如果患者只剩下一隻眼睛視力較好,則他們選擇延遲治療的可能性較小,因為他們已經不能再依靠另一隻眼睛了。

未來若有更方便的移動監測和篩查技術,例如家用眼睛斷層掃描儀器,對於在疫情期間,仍需要接受新生血管生成因子抑制劑治療的年齡相關性黃斑部病變患者很重要,因他們可以在家自行用斷層掃描檢查後,透過網路傳給眼科醫師判讀,有需要再到醫院接受治療,減少不必要的外出風險。

▲林純如副主任替患者進行眼底檢查;圖為情境照,圖中患者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林純如)

建議3個月內回診檢查

但現階段建議等疫情緩和,最好能在至少3個月內,在做好自身防護前提下,掛號回眼科門診檢查,接受必要治療,是目前合宜的做法。

(作者為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眼科醫學中心副主任)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