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
張先生在40歲的時候出現手部顫抖、走路拖行等動作緩慢症狀,一開始以為是脊椎病變壓迫神經,但後來竟被確診為帕金森氏症,罕見地出現在僅40歲的中年人身上。
好發逾50歲 40歲發病罕見
帕金森氏症是第二常見的神經退化疾病,第一名是失智症。帕金森氏症好發在50歲以上,65歲以上的人口約有1%罹患帕金森氏症,80歲以上人口約有2%-4%,全台近4萬人罹病,但40歲左右就發病的病例很少見。今年50多歲的張先生經營燈具生意,發病之初以藥物控制,近幾年病情明顯出現變化,一開始先是走路容易踢撞,演變到步態不穩,常常跌倒,日常生活、工作受到影響。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葉篤學評估張先生的狀況,需以深部腦刺激手術介入,術後張先生不再跌跌撞撞,不僅可長時間走路,還要挑戰路跑。
北醫附醫兒童神經外科主任暨神經外科醫師陳淑美表示,帕金森氏症是因人體的中腦黑質退化細胞漸漸凋亡,負責神經傳遞的多巴胺減少,無法正確傳遞神經訊息,多巴胺減少50%到60%即會出現帕金森氏症的症狀。
葉篤學說,初期症狀如靜止狀態時,單邊手部顫抖、肢體僵硬、動作遲緩,病人常是不自主,也不自覺,而是身邊親友察覺有異,例如臉部表情僵硬如撲克臉;也有病人走路時,單手橫放胸前。
葉篤學指出,多數帕金森氏症病人為偶發性,因內在遺傳因子與外在環境因子的交互作用導致神經元退化凋亡而造成臨床症狀;約10%的病人為遺傳性,包括有家族史、年輕發病,病程發展較為緩慢。
初中期藥物控制 後期外科腦刺激術輔助
陳淑美說,帕金森氏症的初、中期可透過藥物有效改善症狀,維持正常生活與工作能力,但因屬於進行性疾病,相當比例的病人會產生藥物併發症,特別是藥效衰退,出現開關現象、平衡感變差、走路容易跌倒,影響正常行動能力和生活品質時,即可考慮透過深部腦刺激術的外科介入做為輔助藥物的治療方法。
葉篤學強調,帕金森氏症是可以治療、相對良性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多數病患在10到20年內都能得到相當程度的症狀改善,關鍵是早期發現,透過藥物治療及適當運動,保持樂觀心態,與疾病和平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