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旭磊/高雄報導
男大生多次肛裂,小便還發現菜渣,診斷發現罹患罕病克隆氏症。每年5月19日為「世界發炎性腸道疾病日」,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和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會,提前一天在高雄舉辦「對抗發炎,我能出招」講座,邀請專科醫師解說治療進展。
就醫多年才確診是罕病
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病友會會長楊式光分享兒子罹病經驗,他兒子大學頻繁腹瀉,多次肛裂,不久竟發現膀胱長瘻管、小便尿出菜渣,體重從98公斤爆瘦至50公斤,多次出入醫院檢查確診罹患克隆氏症。
患者切除小腸30公分、裝設肛門造口並使用生物製劑,經過近十年長期治療才治癒。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吳登強說,克隆氏症、潰瘍性結腸炎都屬於發炎性腸道疾病,第一線內科及家醫科醫師認知不足,導致患者就醫多年確診,小腸多已潰爛。
楊式光憶及,兒子嚴重時癱軟臥床、無法上學,肛門瘻管歷經兩次手術仍未癒合,初期僅能用類固醇抑制病情,盼分享歷程縮短病友摸索時間。
健保署資料顯示,國內領有重大傷病卡的克隆氏症患者約1000多人,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近3000人,確診人數越來越多,在場醫療人員呼籲有症狀應求助專業管道,及早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