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謠言終結站》氣切終身臥床? 醫:錯誤迷思

2018/12/18 06:00

▲陳志金醫師說明氣切的迷思。(記者萬于甄攝)

記者萬于甄/台南報導

▲氣切僅是開通患者呼吸,對病況並無影響。(記者萬于甄攝)

醫師臨床發現,許多年長者認為,「替親人做氣切,等於是要患者一輩子躺在病床…」;奇美醫學中心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說,這是錯誤的迷思,通常是患者本身的疾病已需長期插管照護才會建議氣切,而非氣切導致患者長期臥床或者昏迷不醒。

多打開一個呼吸通道 不影響病況

不少民眾受到連續劇的影響,誤認為「重症患者進行氣切,手術後就無法醒來,必須一輩子躺臥在病床上,且氣切會在頸部挖洞,相當可怕」,而對氣切手術有錯誤的認知。陳志金表示,氣切只是多打開一個呼吸通道,並不影響患者本身病況。

陳志金指出,插管通常是兩個禮拜內的緊急短期治療或是需全身麻醉開刀時暫時使用,若長期放置在患者口中,除了患者口中有異物感不好受,造成潰瘍,且增加呼吸道感染風險;而氣切雖在頸部開一個小洞,但管子僅約10公分長,直通氣管,沒有經過口腔,可以減少患者不舒服的感覺,也比較有機會離開呼吸器。

陳志金提到,許多人以為做了氣切,一輩子就要躺在病床上,但往往是患者病況已需長期照顧,醫師才會建議家屬是否要做氣切;再者,長期插管需仰賴呼吸器維生,氣切則有可能不需要呼吸器,醫療費用負擔相對較少。

「其實氣切並不可怕」陳志金說,像是口腔癌、咽喉癌、上段食道癌等患者也可能會進行氣切,但病況改善後,氣切管就可拿掉,且不需經過縫合,開洞處5至7天就會自動癒合。這類的患者,經常也是帶著氣切管行動自如,並不是一輩子躺在床上的。

不過,陳志金強調,長期需要插管的患者,是否進行氣切,醫療團隊會在分析利弊之後,仍然尊重家屬依病人的意願、喜好與價值觀為患者做最適當的決定,進行治療。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