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
醫師臨床發現,部分民眾想要接受無痛大腸鏡檢查確知是否罹患大腸癌,卻又擔心「在麻醉狀態下接受檢查,發生腸穿孔的機率較高?甚至會延誤救治時間?」但醫師指出,腸穿孔是手術過程中,電流灼傷深層組織所致,無關麻醉,且有經驗的醫師操作內視鏡時會控制力道,並不會造成腸穿孔。
亞大醫院腸胃肝膽科主治醫師林佑達表示,曾有女病患第一次做大腸鏡檢查時,未選擇麻醉無痛方式,儘管檢查過程圓滿,卻對檢查產生的疼痛感印象深刻;第二次要做大腸鏡檢查時,考慮選擇無痛大腸鏡,卻聽聞可能有腸穿孔的風險,讓她猶豫不決。
林佑達指出,醫師進行大腸鏡檢查時,須使用推拉、旋轉、擠壓等手法,才能讓大腸鏡順利往內深入,這對曾開刀造成腹內沾黏、體型嬌小纖瘦,或對疼痛較敏感的患者,檢查過程會出現腸道撐脹、拉扯等不舒服感,有些人甚至因此無法完成檢查,所以醫界發展出輔助的麻醉技術,減緩檢查過程中的疼痛。
但不少民眾常於檢查前詢問醫師,擔心在麻醉狀態下,因失去知覺及主動權,在檢查過程中,腸子不慎被內視鏡灼傷,因無痛感,無法立刻向醫師表達不舒服,結果危及性命,因而對此項檢查方式望之卻步。
麻醉與否 由專科醫師評估
林佑達解釋,臨床上的腸穿孔大都是切除瘜肉或進行止血時,電流灼傷了更深層組織所造成,與麻醉與否並不相關;而有經驗的醫師在操作內視鏡時,會藉由細微的手感變化知所進退,不會貿然推進,造成腸壁挫傷或撕裂穿孔,請民眾不用過度擔心。
林佑達提醒,有中風、致命性心律不整、急性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麻醉科醫師在麻醉前會進行評估,若發現麻醉風險大,就不會強行進行。
林佑達表示,無痛大腸鏡檢查的風險並非想像中嚴重,民眾可按照自身對舒適度的需求,以及經濟能力,選擇適合的檢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