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建志/台中報導
時序進入秋冬之際,因天氣變冷感冒增加,尤其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全的嬰幼兒,更易出現發燒的情形,坊間流傳「酒精擦身體可以幫助退燒」,讓部分焦急的父母嘗試使用,不過小兒科醫師提醒,酒精擦身體會讓毛細孔迅速收縮,不但妨礙散熱,若不慎吸入過多酒精,甚至有酒精中毒危險,提醒家長千萬不要嘗試。
亞大醫院小兒神經科主任張鈺孜表示,當人體因感染各種疾病出現發炎時,會由腦部的體溫調節中樞做出反應,因此當耳溫、肛溫高於38℃、口溫超過37.5℃或腋溫高於37℃即為發燒,身體會出現心跳快、多汗、頭痛、倦怠、食慾不振、口乾舌燥等症狀。
毛細孔迅速收縮 反礙散熱
當嬰幼兒出現發燒症狀時,部分家長擔心會「燒壞腦袋」,影響未來智力發展,因此聽信坊間流傳的「以酒精擦身體和額頭降溫」。
張鈺孜指出,當發燒時人體血管會擴張散熱,此時若以酒精擦拭身體,將造成血管收縮影響散熱,讓熱氣積在身體內,反而造成症狀更嚴重,而且若大面積使用酒精擦拭身體,嬰幼兒不小心吸入或經由皮膚吸收過多的酒精,也可能導致酒精中毒,因此「完全不建議用擦酒精的退燒方式」。
張鈺孜指出,嬰幼兒若出現發燒時,一般會透過生理檢查、抽血檢驗或者放射檢查等方向找出病因,但若孩子在此之前曾長時間曬太陽、穿太多衣服或運動,則應先休息15至30分鐘再量體溫,才能確定是否為發燒引起。
盡量休息 多補充開水果汁
張鈺孜也提醒,當小孩發燒時應盡量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活動,並多補充開水、果汁、水果及富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飲食則以清淡流質為主,避免蛋白質食物,因發燒屬保護性的本能反應,目的在加強孩子對疾病的抵抗力,因此醫師有時會評估兒童狀況,若活動力都正常,不會非得服用退燒藥,但發燒超過39.5℃、任何發燒超過24小時、出現抽搐、活動力不佳、持續性劇烈嘔吐等情形,則應立即赴醫檢查,才能儘快找出病因、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