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林冠怡
一年兩次車禍,甚至走路走到跌斷骨頭,不是酒駕,也不是「老扣扣」(LKK)竟是低血糖惹禍!
51歲的王先生是在16歲時,發現罹患第一型糖尿病,他自述:「平常都有自我血糖監測,一天約4至5次以上。但後來忙於工作,常需要開車到處談生意,有一餐沒一餐,甚至在飯桌上談生意,突然全身冒汗無力、語無倫次,客人還以為我中邪;甚至跟客戶談生意快要成交了,突然砰一聲,暈倒了,還撞斷骨頭,錢還沒賺到又到醫院急診。」
王先生也經常在半夜,枕邊人被他的一動也不動嚇醒,原來他突然嚴重低血糖,昏迷了,趕緊把他送到急診。
經對王先生進行連續血糖監測,發現個案血糖值波動大(見圖),進一步深入了解他的藥物、飲食與生活作息配合狀況。原來他擔心血糖高會引發其它合併症,習慣隨機驗血糖,但是每次看到血糖衝高,心裡就有一股厭煩,忍不住「手癢」,馬上拿出胰島素追加補打,但「先打了再說」的習慣,卻因施打時機不對,造成在外開車或是睡覺休息時,突然發生不自覺嚴重低血糖送醫。
自我血糖監測 宜規律
低血糖症狀常見為盜汗、頭暈、肚子飢餓、發抖、心悸與四肢無力等症狀,應儘速給予含糖15克飲料或是糖果;如果已神智不清,可給予服用一湯匙糖漿或蜂蜜,並協助按摩臉頰幫助吸收,未改善時應速送醫。
但當病人頻繁發生低血糖後,可能造成病人對低血糖症狀的反應不明顯、出現無自覺性低血糖,甚至昏迷嚴重到需要送醫。且頻繁發生低血糖時,會影響腦部功能,未來發生失智症的機會,恐較不常發生低血糖的糖尿病人來得高。
為了避免低血糖發生,依據臨床經驗,建議第一型糖尿病人可以採用一天4次胰島素注射,三餐飯前採用速效胰島素和睡前長效胰島素,配合日常生活作息,以穩定血糖,避免有過大的血糖波動。
◎建議規律自我血糖監測,當發現高血糖時需要先「停看聽」
●「停」:停下想想高血糖原因是否有多攝取醣類,或是胰島素劑量估算錯誤。
●「看」:看看是否適合繼續追加胰島素劑量。
●「聽」:運用血糖監測紀錄與醫師和衛教師多多討論。
開車上路前和睡前記得務必驗血糖,保護用路人安全也保護自己。
(作者為鹿港基督教醫院個案管理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