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淑鳳
88歲的張老先生雖然有高血壓,身體仍非常健朗,每天早上總是牽著罹患巴金森氏症的太太到公園散步,然後到附近的菜市場買菜和水果。回家後,忙著整理家務洗衣服,還要準備兩人的中餐、晚餐,女兒白天要上班,早晚會到張老先生的住處噓寒問暖,順便買些點心和生活物品孝順兩老。
3個月前,張老先生突然嘔吐、頭痛,到醫院就診才知道是出血性腦中風,後來併發肺炎,原本活躍的人一下子癱在床上,女兒愁眉苦臉,平順的生活突然多了需要照顧的兩老,該如何是好?
張先生住院30天,急性情況都已控制,出院後,該讓兩老到哪裡安置呢?是要請外勞?還是到安養機構?
入住PAC病房 接受高強度復健治療
好在健保局推出「中風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醫師建議張老先生可以入住「PAC(急性後期照顧)病房」,可以提供較長時間且密集的復健。只要病人體力夠好,可以在輪椅上坐超過1小時,想要好轉的動機夠強,願意認真地接受復健治療,並且有家屬的支持陪伴,就可以繼續住院接受高強度復健治療。
醫院提供每天3-5個時段的復健治療,上午各做一次物理治療及職能治療,下午再各做一次物理治療及職能治療,如果有語言問題或吞嚥困難的病人,可以再安排語言治療,至少可以再住院6個星期,必要時,可以再向健保局申請延長3-6週,部分負擔最多也只有10%。
開始復健時,張老先生連站立都有困難,因為年紀大,家人並沒有抱太大希望,但經由物理治療師及職能治療師的細心設計活動,如練習雙手丟球以誘使他獨自站立,及其他團隊人員的努力(醫師、營養師、個案管理師等)。
張老先生慢慢地從可以自己站立,進步到可以獨立行走,手的功能也大幅進步,可以自己刷牙、洗臉、穿衣服。
出院後,兩老還是可以在家生活,只要申請居家服務員來家中整理家務幫忙煮飯、洗衣就可以了。
「老老人(年齡大於85歲)」中風失能後,家人不要失望,也不要急著尋找安養機構安置,要向醫師諮詢有無積極復健的機會,善用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老老人」中風後,並非一定只能臥床,也有機會恢復到自我照顧。
(作者為屏東民眾醫院院長、神經科專科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