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搜尋

健康網》沉睡王子躺了20年走了 醫:國人安寧觀念近年大躍進

2025/07/21 21:25

沙烏地阿拉伯王室36歲「沉睡王子」阿瓦力德(右)沉睡20年,日前在睡夢中離世。(取自哈立德X@allah_cure_dede)

沙烏地阿拉伯王室36歲「沉睡王子」阿瓦力德(右)沉睡20年,日前在睡夢中離世。(取自哈立德X@allah_cure_dede)

李惠芬/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沙烏地阿拉伯王室36歲「沉睡王子」阿瓦力德(Prince Al Waleed bin Khaled bin Talal Al Saud),他在15歲於英國讀軍校時發生嚴重車禍,造成嚴重腦損後昏迷,靠維生系統維持生命,在昏迷超過20年後,19日在睡夢中辭世。他的父親王子哈力德(Prince Khaled bin Talal Al Saud)始終堅信長子會醒來,但「沉睡王子」阿瓦力德生前無法表達意願,20年來也從未清醒過,他的生死權則由父親掌握著。

反觀國人對安寧緩和的觀念不僅萌芽,近幾年來簽署預立醫療人數大幅增加。根據衛福部預立醫療決定、安寧緩和醫療簽署人次,去年(2024年)全國已有8萬7994人簽署,其中仍以雙北人數最多,北市為1萬4709人、新北則為1萬1972人居次,皆比前年(2023年)總人數3萬4049人,大幅躍進,其中以新北市增加最多,從2023年的6769人增至1萬1972人。

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在臉書粉專「Icu醫生陳志金」發文指出,17年前他治療一位「漸凍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ALS)病人,從神經肌肉萎縮、四肢癱瘓、沒辦法說話、也無法吞嚥的情況,慢慢走到了呼吸衰竭,必須插管仰賴呼吸器維持生命。他閉著眼睛時,就像是植物人一樣,但是,張開眼睛,他卻是一位意識清醒、感覺正常的人,他的靈魂就這樣活生生的被禁錮在一個的僵死軀殼裡,很難與外界互動,但是,卻能夠感覺各種痛苦和不適。

陳志金說,那時《安寧緩和醫療條例》雖然已經實施幾年了,但是,安寧的觀念還不普遍。他不確定能不能幫他拔管,讓他好好的走?雖然陳志金很肯定這個就是病人本身的意願,但是,他還沒對「清醒的人」做過「撤除維生」這件事。病患的兒子跟陳志金說的,絶對就是病人本身的意願。17年前,縱使陳志金想按照病人的意願進行,但是,當時團隊對於幫「清醒」的人撤除維生、對於後續瀕臨死亡的照顧處理,都沒有經驗。所幸的是,那時醫院剛好就成立了安寧病房,這位「漸凍人」就成為安寧病房的第一位病人。安寧病房裡還有臨床心理師、宗教師、志工等人,他們很貼心的為病人辦了一場「畢業典禮」。當時醫院創辦人,還在床邊為這名病患演奏小提琴,場面溫馨感人。

陳志金認為,「生命不在於長短,而在於有意義、有價值、有尊嚴、沒有痛苦的活著」。放手的決定,真的是很不容易的,除了醫療專業上的考量,也必須讓所有的人都心安。

根據衛福部對安寧緩和醫療的解釋,是為減輕或免除末期病人之生理、心理及靈性痛苦,施予緩解性、支持性之醫療照護,以增進其生活品質。

病人臨終醫療行為 依據2守則

衛福部網站指出,預立選擇安寧緩和醫療及不施行心肺復甦術,讓終點更有尊嚴。

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對臨終、瀕死或無生命徵象之病人,不施予氣管內插管、體外心臟按壓、急救藥物注射、心臟電擊、心臟人工調頻、人工呼吸等標準急救程序或其他緊急救治行為。

不施行維生醫療:末期病人不施行用以維持生命徵象及延長其瀕死過程的醫療措施。

免費訂閱 《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