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健檢出現紅字要到醫院診所複檢,小朋友也不例外,萬芳醫院兒科部主任黃斯煒分享1名4歲大的小男孩因「過重」被帶來檢查,起初家長不以為意,直到聽到「恐怕長不高」急忙抽走小男孩的洋芋片,其實肥胖對兒童的影響不只長不高,還可能造成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和糖尿病,也會加重很多慢性疾病。
黃斯煒在臉書專頁「西v麵-小兒心臟科醫師黃斯煒」發文指出,不少家長會拿過往「小時候胖不是胖」的錯誤觀念來對現在的孩子,但事實上是以前對於兒童肥胖的概念沒這麼完整,研究發現,過重或肥胖的小孩常會有骨齡超前和青春期提早的狀況,此外,肥胖所帶來的疾病會進一步造成心肌缺氧、心肌梗塞與腦中風、腎臟衰竭。而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就發生肥胖時,可能就會讓這些疾病更早發生,嚴重影響到孩子的健康問題。
高血脂症
黃斯煒說明,肥胖會導致血中脂肪過高,進而造成動脈粥狀化病變。簡單的說,高血脂會讓血管的管壁容易發炎受傷,並且多餘的脂肪會卡在受傷的動脈管壁中,讓血管變得狹窄、阻塞。這時如果又有一些不正常的血塊出現,剛好卡在這個狹窄之處,就會發生缺血,導致器官壞死。
黃斯煒進一步指出,如果這個血管是冠狀動脈,那就是心肌梗塞;如果這個血管是腦血管,那就會造成中風。這樣的變化通常是慢性、需要幾十年才會慢慢發生。因此高血脂越早出現,對孩子影響的時間越長,就越容易在年輕的時候發生這些狀況。
高血壓
黃斯煒表示,兒童和青少年的肥胖已被證實與高血壓有直接關聯性。過重的兒童,高血壓的比例約為4-14%; 肥胖兒童高血壓的比例則上升至11-23% 。而高血壓也會造成動脈粥狀硬化,進一步進展為心肌缺氧、心肌梗塞與腦中風、腎臟衰竭。
兒童糖尿病
黃斯煒說,在兒童和青少年間,最常見的糖尿病是第二型的糖尿病。而第二型的糖尿病就和肥胖很有關係。根據研究顯示,肥胖的兒童或青少年發生糖尿病機會,是正常兒童的18倍。
黃斯煒提到,除了這些疾病外,肥胖還會造成代謝症候群、脂肪肝、睡眠呼吸中止症、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骨骼肌肉異常、心理情緒異常等問題,可以說是百害而無一利。
免費訂閱 《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