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台師大女子足球隊爆出教練強迫配合抽血研究,每天被迫抽血3次,執行抽血者更不是醫事人員,曾單次下針達10次才抽到血,引起外界譁然。新光醫院健康管理部醫療副主任柳朋馳指出,同一點反覆扎針,恐造成血管脆弱、硬化,甚至於血管瘤,增加瘀青、自發性破裂風險。
民進黨立委范雲近期揭露師大女足隊抽血案,一群學生每到寒暑假期間,每天被強迫抽血3次,且抽血並非由醫事人員執行,曾經單次下針達10次才抽到血,其中一位學生自己計算,她在學期間已經被抽了超過200管的血,若不配合,就會被飆罵、上課被罰站,其他同學還會被要求不能跟她講話。
柳朋馳指出,遭頻繁抽血最先需要考量的是貧血風險,尤其女生本來就有月經週期,且足球隊的運動員需要長時間處於碰撞頻繁、高張力的比賽,若沒有充足的營養與電解質補充,可能會造成身體傷害。
此外,柳朋馳提到,臨床上遇到高頻率扎針的毒癮患者時,很容易發現患者頻繁下針處的血管有硬化、癒合不良、脆弱且容易瘀青、血管破裂情況,一般而言單點連續下針3到5次就會讓血管變得非常脆弱,而一些臨床上頻繁扎針的個案,甚至會出現類似血管瘤的構造,因血管癒合時異常,容易有自發性破裂。
柳朋馳說,就目前外部訊息來說,不確定學生的實際抽血頻率、持續時間與實際抽血情況,無法得知實際傷害,但就短期來說,頻繁抽血也會造成學生心理壓力提高,且關節處或受傷時勢必會有影響,且若非專業人員執行抽血,可能增加扎針次數,提高局部血管出現問題的風險。
免費訂閱 《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