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芬/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台灣運動員曾因服用含甲基麻黃鹼的日本感冒藥,遭到國際網球誠信機構裁罰禁賽1年,雖已查明屬非蓄意違規。為了別再讓運動員誤用禁藥,體育署與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運動禁藥防制基金會攜手開辦「運動禁藥諮詢醫師培訓認證課程」,吸引800多名醫師線上參與。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周慶明、常務理事黃啟嘉、中華運動禁藥防制基金會董事黎裕昌共同主持,教育部體育署署長鄭世忠、中華運動禁藥防制基金會董事長陳金壽到場。會中,陳金壽說,奧運會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即使因戰爭、病毒等因素暫停,卻不曾因此消失,但近年來卻有可能因為運動禁藥而消失,因為如果不能克服禁藥問題,體育競技就失去了它的公平性。
「運動禁藥諮詢醫師培訓認證課程」是由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與中華運動禁藥防制基金會辦理,安排「運動禁藥防制」、「非處方、營養補充品風險與運動禁藥及處方臨床應用風險」、「運動禁藥防制的雞毛與令箭」等相關議題,醫師反應熱烈。
世界運動禁藥管制組織 (WADA) 每年定期公告《運動禁用清單》,羅列運動員在賽內及賽外不得使用的禁用物質與禁用方法,同時也規定,運動員一旦被驗出使用運動禁藥,不論是蓄意或者無心,皆須自行承擔最終責任。
醫師公會全聯會期望透過舉辦一系列課程培育運動禁藥諮詢醫師,積極擴大醫師參與開立運動處方之服務,建立綿密運動防護網,建議強化全國基層醫師對運動處方之知識,醫師公會全聯會樂於擔負起重任,包括教育訓練、認證,並結合健保數據智慧醫療系統及相關轉介規劃,建立運動醫療分級服務體系,以保護民眾或病患運動安全。
免費訂閱 《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