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若喜愛吃海鮮,必須嚴加防範誤食「藍環章魚」!高雄有名男子在吃了攤商販售的芥末章魚後,突感嘴唇發麻,感覺不對勁,立即催吐並且就醫。當事人質疑攤商給他的,是含有劇毒之藍環章魚。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醫師顏宗海表示,若不慎誤食,不可催吐,應盡快就醫檢查。
據報導,網友在臉書社團說明,自己在高雄某攤商購買芥末章魚,吃了幾口就注意到章魚身上有藍色環狀斑點,很像新聞提到的藍環章魚,立即緊急催吐並且就醫,而他也感覺嘴唇發麻,不確定是否為那一口章魚造成。醫師當時僅說需靠人體自行代謝,觀察是否呼吸困難等狀況。
農業部農業知識入口網表示,藍環章魚身長約12公分,受刺激時身體會變黑並且斑點會變成藍綠色,並釋放含有河豚毒素的毒液。而維基百科說明,河豚毒素屬於神經毒,目前無專用解毒劑。食農教育資訊整合平台則說明,活體的藍環章魚頭部為黃棕色,頭部背面和腕足上都佈有藍色小環紋 ,受刺激時會更明顯。但死亡後藍色環紋轉換為褐色,如果沒注意看很容易跟一般小型章魚混淆。
若誤食藍環章魚 醫:不可催吐、喝牛奶
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醫師顏宗海表示,藍環章魚的毒性相當高,牠能夠排放河豚毒素;河豚毒素為神經毒,目前無解毒劑,且加熱也不能破壞其毒性,嚴重時可能引發呼吸衰竭、休克而身亡。但當事人提到的症狀中,嘴唇發麻「較不明確」,難以斷定是神經毒素引發;然嘴唇發麻、嘔吐等腸胃症狀確實是可能的中毒跡象,嚴重症狀則是頭痛、全身無力、呼吸困難,最後昏迷、休克。
文中提到當事人立即催吐,顏宗海強調,若不慎誤食不可催吐,因為恐造成嗆傷、吸入性肺炎,加重治療難度;或是大家以為的喝水、喝牛奶中和毒性,這些方法效果不彰。最好的做法是立即就醫,醫師能做症狀治療,例如呼吸困難就立即插管。
免費訂閱 《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