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搜尋

健康網》預防胃癌從「公筷母匙」做起! 國健署推「保胃5招」

2025/07/07 09:28

國健署呼籲民眾在日常生活中落實「公筷母匙」,並避免共杯共食,以減少幽門桿菌的傳播機會;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國健署呼籲民眾在日常生活中落實「公筷母匙」,並避免共杯共食,以減少幽門桿菌的傳播機會;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紀麗君/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111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當年度新診斷的胃癌個案超過4000人,胃癌已成為不可忽視的健康威脅。國健署於臉書發文指出,導致胃癌的危險因子包括環境、飲食、免疫系統異常、慢性胃病及最關鍵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研究證實,約8至9成的胃癌與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感染有關。感染者罹患胃癌的風險高出未感染者6至10倍,世界衛生組織也早在1994年即將其列為第一級致癌物。幽門螺旋桿菌會導致胃部慢性發炎、潰瘍,進一步演變為萎縮性胃炎或黏膜腸化生等癌前病變,終致胃癌。

口口相傳不可輕忽 餐桌防疫公筷母匙

幽門螺旋桿菌主要透過「經口傳染」傳播,家庭成員共用餐具、杯碗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為降低家庭內感染風險,國健署呼籲民眾在日常生活中落實「公筷母匙」,並避免共杯共食,以減少幽門桿菌的傳播機會。

國健署提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加上定期檢查與早期治療,就能大幅降低胃癌的發生率;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國健署提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加上定期檢查與早期治療,就能大幅降低胃癌的發生率;情境照。(圖取自shutterstock)

胃癌防治5守則 呼籲全民重視

面對胃癌高風險,國健署也提出「保胃5招」:

1. 健康飲食。

2. 良好飲食習慣(如不共杯共食)。

3. 規律運動。

4. 遠離菸酒與檳榔。

5. 出現腸胃不適應立即就醫。

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加上定期檢查與早期治療,就能大幅降低胃癌的發生率,守護民眾健康。

免費訂閱 《自由體育》電子報 熱門賽事、球星動態不漏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