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搜尋

健康網》糖尿病恐引發憂鬱症 情緒低落也可能害血糖失控

2025/07/03 20:20

總覺得疲累、提不起勁,且血糖值和糖化血色素過高,要小心罹患糖尿病,而壓力也會影響血糖;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擷取自photoAC)

總覺得疲累、提不起勁,且血糖值和糖化血色素過高,要小心罹患糖尿病,而壓力也會影響血糖;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擷取自photoAC)

文/鄭佳益

「最近總覺得提不起勁,工作壓力大到連喝咖啡都無法提神……」科技業主管小敏(化名)原以為只是職場壓力導致心情低落,沒想到健康檢查發現,血糖過高、糖化血色素(HbA1c)已進入糖尿病前期,心理評估也顯示出憂鬱傾向。健檢醫師建議她來身心科進一步評估治療。

研究發現,糖尿病患者罹患憂鬱症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倍以上;而長期處於憂鬱狀態者,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可能會增加60%。

全身性低度慢性發炎 恐致憂鬱症和糖尿病

●壓力荷爾蒙影響血糖:長期壓力會刺激皮質醇(Cortisol)分泌,使身體對胰島素產生抗性。

●慢性發炎狀態:憂鬱與糖尿病皆與全身性低度慢性發炎有關,影響大腦與代謝功能。

●生活習慣改變:憂鬱症會造成失眠而使身體對胰島素產生抗性,或是因為喪失動力進而忽略飲食控制、運動與用藥,惡化糖尿病。

●併發症加重情緒壓力:糖尿病管理的負擔(血糖監測、飲食控制、藥物)、對糖尿病引發的神經病變、視力模糊併發症的恐懼、以及糖尿病相關的慢性發炎反應,都可能加重情緒負擔。

4徵兆別輕忽 恐是血糖、心情在求救

如果你或家人出現以下情況,可能是憂鬱症的警訊,需要和醫師討論評估:

●覺得每天都很累,連喜歡的事情都無感。

●睡不好、吃不下或暴飲暴食。

●覺得人生沒希望、常常責怪自己。

●開始逃避回診、不想量血糖。

醫師提醒,糖友開始逃避回診、不想量血糖,要小心憂鬱症;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擷取自shutterstock)

醫師提醒,糖友開始逃避回診、不想量血糖,要小心憂鬱症;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圖擷取自shutterstock)

藥物治療外 4面向穩血糖、顧心情

◎飲食:研究發現,以蔬菜、水果、豆類、全穀、堅果為主的健康植物性飲食,不但能改善糖尿病控制,也有助降低憂鬱症風險:

●穩定血糖:植物性飲食富含膳食纖維,有助延緩血糖上升,改善胰島素敏感性。

●降低體內發炎:植物性飲食富含抗氧化物可減少慢性發炎反應,也對情緒調節有益。

●腸道好、心情好:高纖食物能促進腸道益菌生長,對情緒調節有正面影響。

●減重與改善自我感受:植物性飲食通常熱量密度較低、纖維含量高,有助於體重減輕或維持健康體重,也有助提升自我效能與信心,進一步改善心情。

●改善心血管風險:糖尿病也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植物性飲食能改善血脂和血壓,降低風險。

植物性飲食富含膳食纖維,有助延緩血糖上升,改善胰島素敏感性,也能降低心血管風險。(圖擷取自shutterstock)

◎運動:可以提升胰島素敏感性和減少發炎因子,有助於血糖和情緒的改善,建議每週至少運動3次,150分鐘以上,但即使再忙,只有週末運動也都比完全沒有運動好唷。

◎建立規律的作息,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

◎定期檢查:持續和內科醫師合作,追蹤身體健康

如果你是糖尿病患者,也常感到心情低落,可以由改善飲食和運動開始,不只幫助血糖控制,也照顧心理健康。如果有明顯憂鬱症狀,請勇敢尋求身心科醫師協助。(作者為精神科醫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