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搜尋

健康網》避鈣防結石恐傷腎 營養師列5關鍵:這樣補鈣更安心

2025/06/25 18:27

營養師分享,想要預防腎結石,日常飲食可減少動物性蛋白攝取,如紅肉、內臟等;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營養師分享,想要預防腎結石,日常飲食可減少動物性蛋白攝取,如紅肉、內臟等;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羅碧/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網路上經常流傳「鈣吃太多會得腎結石」,是真的嗎?營養師高敏敏解釋,這是常見的迷思。她強調,想要有效預防腎結石,可記住幾個飲食原則,避開高草酸飲品,如濃茶、咖啡等,若真的愛喝,記得每日「吃足1000毫克的鈣質」;避開重口味、加工食品高劑量維生素C減少動物性蛋白攝取,如紅肉、內臟等;以及多喝水

高敏敏在臉書專頁發文表示,許多人為了預防腎結石,會刻意少喝牛奶、不補鈣,卻不知這樣反而讓結石風險更高。她列出以下5個飲食重點,幫助民眾破解營養誤區:

避開高草酸飲品 補足鈣

濃茶、咖啡、可樂等飲品含有較多草酸 ,過量草酸與鈣結合,會形成草酸結晶,容易沉積在腎臟內,增加結石風險。

如果是愛喝咖啡或茶的人,建議適量飲用,並確保每天攝取到足夠的鈣質(1000毫克),減少草酸影響。足夠的鈣質能與腸道中的草酸結合,減少草酸進入血液,降低腎結石風險,可選擇牛奶、小魚乾、鈣片、起司等鈣質來源。

營養師表示,補足鈣質能降低腎結石風險,可選擇小魚乾、鈣片、牛奶等食物;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營養師表示,補足鈣質能降低腎結石風險,可選擇小魚乾、鈣片、牛奶等食物;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避免高劑量維生素C

每日攝取超過1000毫克的維生素C,即為過量。它會在體內轉化為草酸,增加腎結石風險。尤其有腎結石病史的人更要特別留意,可適量攝取水果中的維他命C,但需避免高劑量維他命C補充品。

避開重口味及加工品 自行料理最佳

高鈉重鹹的飲食含有過多的鹽分,會增加尿鈣排泄,讓腎結石風險上升;加工食品(如香腸、培根、泡麵等)鈉含量高,還可能含有磷酸鹽等添加物,容易影響腎臟健康,導致鈣質流失,增加腎結石風險。

所以,少喝濃湯、少用醬料,減少鈉攝取,有助於維持鈣質平衡,減少腎結石機率;另外,選擇新鮮天然食物自行料理,也能掌控用鹽量、降低結石風險,真正保護到腎臟。

減少動物蛋白 多吃植物蛋白

過量動物性蛋白(如紅肉、內臟)會增加尿液中的鈣和尿酸,讓腎結石風險上升。建議多吃植物性蛋白,像是黑豆、鷹嘴豆、黃豆、毛豆等,不僅有蛋白質 還富含膳食纖維 有助於腎臟健康。

每日攝取足夠水分

多喝水是預防腎結石的關鍵,每天至少喝2000-2500毫升的水,幫助尿液稀釋,降低草酸鈣結晶形成的機會。檸檬水含有檸檬酸,可以幫助防止腎結石生成,是很好的選擇。

營養師指出,多喝水是預防腎結石的關鍵,檸檬水含有檸檬酸,可以有效防止腎結石;示意圖。(圖取自freepik)

高敏敏說,腎結石不是單靠少吃鈣就能預防,反而吃對鈣、選對蛋白質、喝夠水、避開高草酸及高鈉加工飲食,才是最正確的防石策略;反之,若未做到這些,恐成為腎結石的高風險族群:

4類腎結石高風險群

●水分攝取不足者:當身體缺乏足夠的水分時,尿液濃度會增加,導致礦物質(如鈣、草酸、尿酸)更容易結晶並形成結石。

●飲食不均衡者:飲食不均勻是導致腎結石的重要因素,特別是高草酸、高蛋白和高鈉飲食都可能增加結石的風險。無論是某些營養素攝取過多或過少,都可能干擾身體的礦物質代謝,進而促成腎結石的形成。

●肥胖與代謝異常者:肥胖與代謝症候群會影響腎臟功能,導致尿液酸鹼值失衡,增加結石風險;且高尿酸血症常見於肥胖者,尿液中的尿酸過高,也容易導致尿酸結石。

●家族史與遺傳史:若家族中有腎結石病史,個人罹患腎結石的機率會增加,或是身體有其他疾病也有可能引發腎結石。

營養師高敏敏。(高敏敏提供)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