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單 搜尋

健康網》舊內褲沒破不用換? 醫:恐成細菌溫床易感染

2025/06/24 21:28

張瑜芹說明,內褲之所以需要定期汰換,關鍵在於外陰部的結構屬於黏膜組織,就像口腔、鼻腔一樣,天然防禦力較低,容易成為細菌與黴菌入侵的管道;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張瑜芹說明,內褲之所以需要定期汰換,關鍵在於外陰部的結構屬於黏膜組織,就像口腔、鼻腔一樣,天然防禦力較低,容易成為細菌與黴菌入侵的管道;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羅碧/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不少人認為內褲「沒破就能穿」,但其實這樣的習慣,可能早已讓細菌、黴菌悄悄在貼身衣物裡「開派對」。新竹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張瑜芹在粉專「美麗而剽悍 婦產科女醫 新竹竹北 張瑜芹醫師」發文指出,內褲之所以需要定期汰換,關鍵在於外陰部部分結構屬於黏膜組織,就像口腔、鼻腔一樣,天然防禦力較低,容易成為細菌與黴菌入侵的管道。

張瑜芹說明,內褲每天承接分泌物、汗水、甚至尿液殘留,如果洗淨不完全,或洗衣機本身未定期清潔消毒,這些殘留物將成為細菌與黴菌的天堂。根據研究,洗衣機內槽使用約20次後,細菌量甚至高達馬桶水的3倍,常見的包括大腸桿菌、念珠菌與葡萄球菌等致病菌。

長期穿著未汰換的內褲,可能成為反覆感染的溫床,對健康帶來諸多風險,包括搔癢、灼熱感、異味等不適,不僅影響日常生活,嚴重時還可能造成黏膜受損,導致性行為疼痛,甚至可能擴散至子宮、輸卵管,引發骨盆腔發炎。

張瑜芹說,長期穿著未汰換的內褲,可能成為反覆感染的溫床,對健康帶來諸多風險;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張瑜芹說,長期穿著未汰換的內褲,可能成為反覆感染的溫床,對健康帶來諸多風險;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對孕婦而言,更需特別注意。張瑜芹提醒,孕期私密處感染,恐增加早產、胎膜早破及胎兒感染的風險。孕期分泌物變多,建議每日更換,必要時一天兩件。

她也提供大家簡單易行的建議:一般情況下,應每3至6個月汰換內褲一次,依穿著頻率彈性調整;若發現內褲鬆弛、出現黃漬或異味,應立即丟棄。在清洗方式方面,內褲可使用洗衣機,但應與襪子等衣物分開清洗,並搭配曬太陽或熱水浸泡,以降低病菌殘留風險。

張瑜芹提醒,一件內褲只需花費數十元,但若感染發炎,掛號費、藥費與回診費用加總後恐怕遠超這個數字,更別提因不適帶來的情緒壓力。她強調:「別等到痠、癢、痛才後悔,丟掉一件舊內褲,或許就是守護健康的第一步。」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