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心臟撲通撲通亂跳,休息一下就沒事?營養師高敏敏表示,出現心悸、頭暈、胸悶、勞累無力等症狀,可能是心臟求救訊號。吃對食物對心臟健康很重要,平日建議採地中海飲食,尤其是深海魚、紅番茄、黑巧克力、紫菜或海帶、綠茶等,更是5大護心好食物。
心臟問題8大症狀自測
心臟出問題如何先自知?高敏敏於臉書發文表示,可參考以下8症狀,看看自己有沒有中鏢。包括:心臟漏一拍、心悸、頭暈或暈眩、喘不過氣、心律不整、胸悶或壓迫感、呼吸急促、勞累無力;如果出現以上症狀,可能是心室性期前收縮,也就是心室在下一次心跳前,比正常時間更早收縮,讓心跳突然多跳一下,導致短暫的心跳不規律。
貧血也會影響心臟健康
至於為什麼會發生心室性期前收縮,高敏敏指出,可能和以下原因有關:
●心臟病史:如心肌病變、心肌炎等,使心臟受損而影響電訊號傳導,造成心律異常。
●低血氧:常見原因如肺部疾病或睡眠終止症。
●高血壓:長期血壓過高,影響心血管健康。
●腎上腺素升高:過量咖啡因、運動、焦慮,都會導致收縮異常。
●特定藥物:如血管擴張劑等,影響心律。
●酒精:過量飲酒恐導致高血壓。
●抽菸:尼古丁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
●貧血:血紅素不足,影響心臟結構與功能。
高敏敏說,如果出現以下3大警訊,可能表示心臟已經出現更嚴重問題,建議及早就醫,包括:心臟疾病:如心衰竭、心臟瓣膜病;症狀嚴重:經常發生心悸、頭暈、心律不整;暈倒:突然無意識。此外,就醫也有SOP三步驟,提供大家參考;包括:告知飲食/家族病史/治療/生活習慣/其他疾病;進行心電圖診斷+便攜式24小時心電圖;輕者以藥物治療,重症者須進行心導管消灼術。
紅茄、黑巧護心抗發炎
另,高敏敏提及,除了改變生活習慣,吃對食物也有助於心臟更健康。推薦平日可攝取以下5種護心食物:
●深海魚(鮭魚、鯖魚):含有Omega-3脂肪酸,可以減少心臟發炎,讓血管更健康。
●紅番茄:富含茄紅素、維生素C,可能保護血管,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
●黑巧克力:內含可可多酚,可以讓血管放鬆,促進血液循環。
●海帶、紫菜:富含可溶性膳食纖維,可幫助掃除膽固醇。
●綠茶:兒茶素有助於抗氧化、降低血脂肪,減少血管阻塞的風險。
高敏敏強調,日常實施地中海飲食、規律作息、適量運動,可讓心臟維持在最有活力的年輕狀態。記得心悸、頭暈不是小事,若出現這些症狀,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