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選單 搜尋

健康網》「穀雨」後濕氣漸重! 中醫:健脾祛濕、防春困!

2025/04/22 09:31

陳櫂瑔建議,以炒過的黑豆搭配枸杞、紅棗,燉煮黑豆祛濕茶,能改善體內濕氣過重情形,但脾胃虛寒者應慎用。(圖取自freepik)

陳櫂瑔建議,以炒過的黑豆搭配枸杞、紅棗,燉煮黑豆祛濕茶,能改善體內濕氣過重情形,但脾胃虛寒者應慎用。(圖取自freepik)

沈莉馨/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節氣進入「穀雨」(20日),此期間雨水增多、濕氣漸重,正是民眾養生的關鍵時機。扶原中醫診所醫師陳櫂瑔透過臉書提醒,穀雨時節氣候潮濕、日夜溫差大,容易導致濕邪入侵人體,引發「春困」現象,包括頭昏腦脹、肢體沉重、精神不濟,甚至消化不良、四肢浮腫等症狀。

中醫理論認為,濕邪具有「黏膩、重濁、易往下走」的特性,若未妥善調養,容易影響脾胃與整體代謝機能。陳櫂瑔建議,穀雨期間應以「健脾祛濕」為主軸,保持居家環境乾爽、飲食清淡少油,並配合適當運動與充足睡眠,有助於強化體質、對抗濕氣。

針對飲食調養,陳櫂瑔建議避免寒涼生冷食物,如西瓜、柿子、苦瓜、白蘿蔔等;並可適度飲用具有健脾利濕作用的藥膳茶飲,如:

●四神排骨湯:使用芡實、蓮子、淮山等食材,幫助健脾補氣、利水消腫。

●玫瑰枸杞疏肝茶:具疏肝解鬱、養肝明目之效,適合情緒煩躁、眼乾疲憊者。

●黑豆祛濕茶:以炒過的黑豆搭配枸杞、紅棗燉煮,能改善體內濕氣過重情形,但脾胃虛寒者應慎用。

陳櫂瑔提醒,穀雨時節氣候潮濕、日夜溫差大,容易導致濕邪入侵人體,引發「春困」現象;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陳櫂瑔提醒,穀雨時節氣候潮濕、日夜溫差大,容易導致濕邪入侵人體,引發「春困」現象;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此外,也可透過穴位按摩促進氣血循環、輔助祛濕保健。包括:

●陰陵泉穴:位於小腿內側,為祛濕活血的重要穴道。

●太白穴:足部脾經穴位,有助健脾助消化。

●水分穴:肚臍上一寸,調理水分代謝、改善水腫。

春季陽氣升發,肝氣旺盛,易引發上火症狀如鼻出血、頭痛、目赤等,情緒起伏亦易波動。陳櫂瑔呼籲,保持心情舒暢亦為養生關鍵,民眾可透過散步、打太極、旅遊、聽音樂等活動,舒緩壓力、陶冶性情。養生須順應天時變化,結合環境調整、飲食節制與情緒管理,方能健康度過春夏交接的轉換期。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