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今年首例本土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7旬翁發病半個月內死亡

2025/02/04 15:55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說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記者林惠琴攝)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衛福部疾管署今(4日)公布今年國內首例本土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為北部70多歲男性,無國外旅遊史,發病不到半個月死亡,提醒冬春之際是許多呼吸道疾病好發季節,民眾應做好防護措施。

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該名個案於1月18日出現呼吸困難、頭暈、頻繁跌倒由救護車送至醫院急診,抽血發現貧血、肝腎功能異常,醫師診斷有急性腎損傷、敗血症及肺炎,收治於負壓隔離病房,使用抗生素治療,醫院於22日通報並經檢驗確認感染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個案住院期間經診斷疑似尚有其他心臟疾病,且出現血痰、糞便潛血及血紅素偏低情形,31日因病況惡化死亡。

林詠青指出,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致病原為腦膜炎雙球菌,其傳染途徑主要為接觸感染者或帶菌者的喉嚨及鼻腔分泌物或飛沫,須透過親密或長時間接觸有效傳播,健康者可能呈現無症狀鼻咽部位帶菌,其中僅少數人會發展成侵襲性疾病,免疫低下者較易致病。

林詠青說明,此病潛伏期約2至10天,主要症狀為發燒、劇烈頭痛、頸部僵直、噁心、嘔吐、出血性皮疹等,有時也會出現昏迷和譫妄等,嚴重時可引起肺炎、敗血症及腦膜炎,甚至休克死亡,需及時給予抗生素治療。

林詠青表示,若是1歲以下嬰兒,臨床症狀較不典型而不易察覺,經常只有發燒、嘔吐,以及可能出現躁動不安、哭叫、不易餵食等,或有囟門突出的情形,但不一定會有頸部僵直等典型腦膜炎症狀。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指出,2016至2024年的每年累計病例數介於1至12例,個案感染年齡以25至64歲為多、占30%,其次為19至24歲及65歲以上、各占23%。

疾管署提醒,冬春之際是許多呼吸道疾病好發季節,應儘量避免長時間處於過度擁擠或通風不良的場所,並注意手部及呼吸道衛生,以降低感染機會;若出現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早期診斷治療,避免病情惡化。

疾管署解說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解說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預防方式。(疾管署提供)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說明最新傳染病疫情。(記者林惠琴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