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健康網》紅色石斑是燕鰷或紅鰷? 漁業署授辨別「看尾巴」

2025/01/19 08:33

漁業署提醒,燕鰷與紅鰷屬於肉食性魚類,透過食物鏈的累積,可能會有熱帶性海魚毒,盡量不要挑選超過3公斤,並選擇信譽良好的供應商購買;圖為紅鰷料理。(資料照)

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年節將至,習俗上年菜必備一條魚,象徵「年年有餘」的美好寓意,燕鰷跟紅鰷都是討喜的紅色石斑,該怎麼分辨呢?農業部漁業署在臉書指出「看尾巴」,燕鰷尾鰭呈現半月形,紅鰷尾鰭則呈現凹形。也提醒,它們屬於肉食性魚類,透過食物鏈的累積,可能會有熱帶性海魚毒,盡量不要挑選超過3公斤,並選擇信譽良好的供應商購買。

漁業署說明,星鱠(音同快)或是白緣星鱠俗稱「燕鰷」,都是鮨科魚類,分類上被歸類在星鱠屬,產自台灣者,大多來自東北角、墾丁或離島水域,進口者大多來自印尼、菲律賓、斯里蘭卡及馬爾地夫等。主要的特徵是身上的點紋呈現紫色或粉紅色,尾鰭呈現半月形,而星鱠和白緣星鱠的分別是前者尾鰭邊緣呈黃色,後者呈白色。兩者肉質皆佳,建議清蒸料理。

星鱠尾鰭呈現半月形。(圖取自台灣魚類資料庫網站)

漁業署表示,花斑刺鰓鮨俗稱「紅鰷」或七星斑,也是鮨科魚類,分類上被歸類在刺鰓鮨屬,產自台灣者大多來自東北角或澎湖水域,進口者的來源國家與燕鰷相似,主要的特徵是身上的點紋呈現呈藍色,尾鰭呈現凹形。清蒸、煮湯或紅燒皆味美。

紅鰷尾鰭呈現凹形。(圖取自台灣魚類資料庫網站)

漁業署指出,燕鰷與紅鰷都屬肉食性魚類,且多為野生個體,又主要以礁區的小魚及甲殼類為食,透過食物鏈的累積,可能會有熱帶性海魚毒,因此要避免食用珊瑚礁魚類的頭、魚皮、肝臟、內臟和卵。

食藥署在網頁提醒,海洋生物毒廣不只有大眾最熟悉的有河豚毒與麻痺性貝毒,還有因攝食熱帶或亞熱帶珊瑚礁魚類引起的熱帶性海魚毒中毒,熱帶性海魚毒所引起的中毒症狀,與河豚毒和麻痺性貝毒的症狀不同,致死率也較低。此毒素穩定性高,縱使經高溫烹煮、冷凍、乾燥或人體胃酸,均不會被破壞。

熱帶性海魚毒的中毒症狀

●腸胃症狀:中毒初期會有腹痛、噁心、下痢和嘔吐的現象,接著會因為嘔吐和下痢而導致嚴重的脫水,症狀通常會持續1-2天。

熱帶性海魚毒的中毒症狀會影響腸胃、神經系統(感覺遲鈍和異常等)、心血管(房肌肉收縮增加、心律不整等);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神經系統症狀:主要是感覺遲鈍和異常,對於冷熱溫度的感覺有顛倒的情況發生(如:覺得熱咖啡是冷的而冰淇淋是熱的),碰觸肌肉時會有劇烈的疼痛感,其次還有疲勞、無力感、四肢及口、喉的刺痛與麻痺感、流口水、流眼淚、運動失調等症狀。這些和神經方面有關的症狀會持續較長的時間,可能會持續數個星期到數個月甚至數年。

●心血管症狀:會有心房肌肉收縮增加、心律不整、心搏徐緩和低血壓的現象發生,嚴重者可因呼吸困難而致死。

食藥署表示,熱帶性海魚毒的中毒症狀通常在攝食1-24小時後出現,隨著魚體所含毒性、攝食魚體部位及個人的敏感性不同而有所差異。因此在食用大型海魚時,先試食一、兩口,若舌頭感覺異味或有麻痺感,即停止食用。食用後如果有不適感或中毒症狀,應立即就醫。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健康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