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陳成良/綜合報導〕根據 1 月 8 日發表於《細胞》期刊(Cell)的一項最新研究,丹麥科學家發現,有一款助眠藥物可能會干擾人體睡眠時的「類淋巴系統」(glymphatic system)運作,進而影響大腦排除廢物的能力,長期下來恐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等疾病的風險。
科學新聞網站《Science Alert》報導, 人體大腦中有一套名為「類淋巴系統」的機制,如同「洗碗機」一般,會在人們睡眠時清除大腦中的有毒物質堆積,維持大腦的健康運作。美國羅徹斯特大學與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內德加德(Maiken Nedergaard)教授表示,這項發現有助於定義何謂「恢復性睡眠」(restorative sleep)。
內德加德教授與其團隊透過小鼠實驗,觀察其睡眠時大腦內部的運作情況。研究發現,在深度睡眠期間,小鼠的腦幹會規律地釋放出微量的「去甲基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分子,頻率約為每 50 秒一次。去甲基腎上腺素在人體的「戰鬥或逃跑」(fight-or-flight)反應中扮演關鍵角色,它會促使血管收縮,升高血壓,使身體準備好應對壓力。
研究團隊的第一作者,同時任職於哥本哈根大學與英國牛津大學的郝格蘭德(Natalie Hauglund)博士將去甲基腎上腺素比喻為「管弦樂團的指揮」,隨著動脈規律地收縮和擴張,如同和諧的樂音一般,驅動著腦脊髓液(cerebrospinal fluid)流動,進而清除大腦中的廢物。
確認去甲基腎上腺素是驅動大腦清潔的關鍵因子後,研究團隊進一步探討助眠藥物是否會影響此一進程。他們讓小鼠服用常見的失眠藥物「佐沛眠」(zolpidem)。結果顯示,雖然服用佐沛眠的小鼠能更快入睡,但其深度睡眠期間的去甲基腎上腺素波動僅為自然入睡小鼠的一半,且腦脊髓液的輸送量也減少了 30%。
郝格蘭德博士表示,越來越多人使用助眠藥物,釐清藥物帶來的睡眠是否為健康的睡眠至關重要。她強調:「如果人們無法從睡眠中獲得充分的好處,他們應該意識到這一點,才能做出明智的決定。」儘管這項研究結果,尚需進一步的人體試驗佐證,但郝格蘭德博士認為,研究結果很可能也適用於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