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秋冬是呼吸道病毒活躍的季節,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呼籲民眾要落實接種流感、新冠疫苗等防疫措施,以降低感染風險,萬一需要用藥,也須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抗藥性超級細菌迅速增長,未來恐出現「無藥可醫」的困境。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理事長、三軍總醫院感染科醫師張峰義表示,天氣轉冷,呼吸道病毒感染病例數預計大幅增加,尤其是流感和新冠肺炎的傳播風險。
張峰義指出,根據疾管署統計,台灣65歲以上民眾,每週平均逾500人死於肺炎及流感,這些數據突顯疫苗接種的重要性,尤其是年長者和患有慢性病的高危族群,打疫苗可減少感染及重症風險。
台灣感染症醫學秘書長、台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王振泰進一步強調,按衛福部的數據,去年新冠肺炎死亡達8962人,其中89%為65歲以上族群,提醒積極接種流感及新冠疫苗,並落實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等措施。
萬一需要用藥,張峰義指出,新冠疫情期間由於重症患者的抗生素使用頻率顯著增加,全球抗藥性細菌比例大幅上升。根據美國疾病管制中心的報告,住院相關抗藥性感染在疫情期間增加約15%,其中抗碳青黴烯類不動桿菌(CRAB)增加78%,多重抗藥性綠膿桿菌(MRPA)增加32%。
在台灣方面,依台灣醫院感染管制與抗藥性監測管理系統(THAS)的監測結果,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病例中,抗藥性細菌的比例自2015年至2024年第1季呈上升趨勢,部分細菌的抗藥性甚至高達7成以上。因此,張峰義強調,應強化民眾對於抗藥性問題的認知,提高預防及接種疫苗的意識,並避免不當使用抗生素,以減少抗藥性細菌的傳播。
醫師出身的立委王正旭也提到,身為腫瘤科醫師,曾面對原已接受標靶治療穩定控制的癌症病人,卻因呼吸道感染併發抗藥性肺炎而離世,產官學須重視抗生素抗藥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