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立斌/核稿編輯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很多人會在自己感冒時補充維生素C,並加上自己過往經驗覺得「能比較快好」,陳俊仁親子診所院長陳俊仁表示,這個問題在醫界已經爭議超過70年,也有很多相關研究,發現除非你是缺乏維生素C或D的患者,否則想要靠服用維生素C或D來預防感冒、加速病程,看起來效能不大。
陳俊仁在臉書專頁「小兒感染氣喘專科陳俊仁醫師」發文分享,他常碰到病人看感冒說「我症狀不嚴重,不用開藥,自己吞維生素C就好」,究竟是真有療效或是心理作用?研究指出,假設每天都服用高劑量維生素C,成人平均感冒天數從12天變11天,兒童則從28天縮短為24天,效果有限。
陳俊仁提到,也有著重在「感冒時才開始服用維生素C」的研究,但目前看起來,無論是在感冒的嚴重度,或是減少感冒持續的時間方面,一點幫助都沒有。
維生素D能不能治療感冒?
陳俊仁說明,維生素D除了與鈣的吸收有關,也可以調節細胞生長與免疫功能,減少發炎反應。因此有人認為可以預防或治療COVID-19,不過根據《刺胳針》2021年最新的建議,仍然缺乏足夠的證據來支持這個論點。且國外的研究,在1-5歲的健康兒童中,每天服用2000 IU(高劑量)的維生素D和補充400(低劑量)IU的維生素D,並不能減少冬天得到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的機率。